肝豆状核变性病人iPSCs建系及其体外肝疾病表型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WD),是一种由铜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TP7B突变造成的肝遗传疾病。已有的该疾病动物模型均不能很好全面地模拟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诞生以及体外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发展,为研究WD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亚洲WD病人的热点突变R778L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MXs过表达OCT4,SOX2,KLF4和c-MYC,将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Cs,进而在体外进行了肝细胞定向分化,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疾病表型,进行了药物筛选验证和基因治疗尝试。主要结果如下:   (1)WD iPSCs呈现碱性磷酸酶阳性,NANOG阳性,表达人胚胎干细胞特异的表面标记SSEA-3,SSEA-4,TRA-1-60和TRA-1-81;其内源多能性基因(OCT4,SOX2,NANOG,REX1)表达水平与人胚胎干细胞H9相似,外源OCT4,SOX2,KLF4和c-MYC均沉默,且具有与H9相似的基因芯片表达谱;与WD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在WD iPSCs的NANOG和OCT4启动子区发生了显著的去甲基化;拟胚体和畸胎瘤试验证明,WD iPSCs具有分化为三胚层的能力。   (2)WD iPSCs体外定向分化得到的肝细胞(WD iPSCs-Hep)表达药物代谢Ⅰ期,Ⅱ期酶,以及肝特异的核受体,转录因子,转运体等。肝功能试验证明,WD iPSCs-Hep具有糖原合成能力,血清白蛋白分泌能力,尿素合成能力,细胞色素P450(CYP3A4)活力。   (3)WD iPSCs-Hep表现出ATP7B亚细胞定位异常和体外泵铜缺陷的疾病表型。姜黄素(curcumin)部分校正了WD iPSCs-Hep中ATP7B的定位异常,并改进了泵铜能力。此外,利用慢病毒载体过表达野生型ATP7B(pRRL.PPT.SF.ATP7B)显著改进了WD iPSCs-Hep的体外泵铜能力。   综上所述,WD iPSCs建系结合体外肝细胞定向分化,为深入理解WD的发病机理和寻找更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的UL47基因属于晚期(late,L)基因,编码一个693氨基酸的蛋白。UL47可以被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有两种不同修饰形式的蛋白,分子质量分
乳腺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最普遍因素之一,尤其乳腺癌已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改进乳腺癌的治疗工作,但世界各国乳腺癌总死亡率始终未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大气碳库源汇,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壤碳库的精确估算是确切把握土壤碳储存状况及源汇变化,制定固碳减排对策
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一直是计算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原有的解析法只能适用于为数不多简单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快速计算方法的发展,原来用解析方法无法求解的电
随着3G在全球不断的兴起,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网络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构建一个功能强大、性能可靠、运行高效、可拓展性好的3G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配置
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可由多因素诱发产生,如肝炎病毒的感染、酒精的摄入及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炎等,慢性肝炎往往会逐渐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机体的免疫反
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是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如图形、语音及图像等领域的重要变换工具,直接计算DFT的计算量与变换区间长度N的平方成正比.当N较大时,因计算量
在受损湖泊中,通过沉水植被恢复可高效改善水质和维持湖泊清水稳态。沉水植物可为沿岸带浮游甲壳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对沿岸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光照对水
彩色等离子显示平板技术(PDP)是九十年代初飞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屏幕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处在迅速发展和应用之中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之一,它具有显示面积大、分辨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