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展骥逻辑悖论思想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逻辑悖论是逻辑学研究的重点难题,引发了诸多学者的争论和探讨。在诸多逻辑悖论研究者当中,来自香港的逻辑学家黄展骥先生就逻辑悖论相关问题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立足于逻辑悖论相关专业知识,梳理并探讨黄展骥逻辑悖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其存在的局限。  黄展骥站在批判吸收西方逻辑悖论理论基础上,就悖论的界定、命名和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在辨析逻辑悖论中的矛盾归属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分法”,为理解逻辑悖论的矛盾归属提供了一种明晰且有说服力的研究视角。与此同时黄展骥对逻辑悖论中的谬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类,在解决悖论的方法上,黄展骥对说谎者悖论这一千古难题进行语义分析,在明晰意义、自我指涉和矛盾几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命题”的消解悖论的方法。黄展骥逻辑悖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理论体系自成一家,学术话语通俗易懂,同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倾向,兼具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与此同时,黄展骥逻辑悖论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悖论的界定以及悖论与谬误的区分不是十分清晰,另外,黄展骥提出的“复合命题”解悖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黄展骥对西方逻辑悖论理论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通过比较分析黄展骥和西方逻辑悖论研究成果,阐述黄展骥在逻辑悖论研究中所具有的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跨学科研究法,阐释黄展骥逻辑悖论思想的广博性与丰富性,黄展骥逻辑悖论思想一个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推动悖论的跨学科研究,这为当代悖论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视野;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法,主要以黄展骥以及其他逻辑悖论研究者的成果作为研究文本,通过文本细读与对比,了解黄展骥在逻辑悖论研究和应用上所具有的独到认识,把握黄展骥逻辑悖论研究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及其存在不足。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一生不仅致力于文学事业,还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并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通过自己的著作、译著和言论向国人进行宣传普及,颇具开创性。本文从鲁迅所处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入手探究鲁迅从事科学普及的目的,研究鲁迅在中国近代科普史上的科普贡献。鲁迅的科普贡献主要体现在科普著作、科普译著、科普教学实践及言论、科学小品文四个方面。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计量分析等方法从两个方面论
摘要:利用亚洲玉米螟信息素监测亚洲玉米螟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发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低海拔(1 200 m)地区集中在4-8月份发生为害。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世代重叠严重,因海拔高度不同,每年发生4~7代。高海拔地区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低海拔地区部分幼虫不滞育,但种群数量较低。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分布较广,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发生严重
通过对惠女水库工程的实地考察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传统解读视角下的惠女水库工程及“惠女精神”的研究大多基于生理性别的角度,缺乏多种维度的审视。在科技哲学领域的背
抽样取证是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其他防病灭病卫生法律法规的重要工作环节,监督监测、仲裁检验、调查取证的重要形式,是取得检验数据的直接来源。卫生行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