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N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腹腔液及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关系,为内异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选择25例EMs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增生期15例,分泌期10例;r-AFS内异症分期中Ⅰ~Ⅱ期13例,Ⅲ~Ⅳ期12例。28例同期非内膜疾病妇女作为对照组,其中增生期15例,分泌期13例。均留取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ng-2和ENS在研究组异位、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实验二:选择30例EMs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增生期16例,分泌期14例;r-AFS内异症分期:Ⅰ~Ⅱ期16例,Ⅲ~Ⅳ期14例。30例同期非内膜疾病妇女作为对照组,其中增生期16例,分泌期14例。均留取血清及腹腔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Ang-2和ENS的蛋白含量。结果实验一:1.Ang-2蛋白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间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表达较弱,不计入评分。Ang-2在研究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位内膜Ang-2的表达: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正常内膜的Ang-2表达:分泌期亦高于增生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Ang-2表达强度与r-AFS内异症分期无明显相关性。2.ENS蛋白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间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表达较弱,不计入评分。ENS在研究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位内膜的ENS表达:分泌期与增生期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中正常内膜的ENS表达:分泌期与增生期差异无显著性。r-AFS内异症分期比较,Ⅲ~Ⅳ期患者在位内膜中ENS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二:EMs组中血清、腹腔液的Ang-2、ENS含量和Ang-2/ENS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各自的含量;r-AFS分期中Ⅲ~Ⅳ期患者血清、腹腔液的Ang-2、ENS含量均高于Ⅰ~Ⅱ期患者,Ⅲ~Ⅳ期腹腔液Ang-2/ENS比值低于Ⅰ~Ⅱ期,血清Ang-2/ENS比值Ⅰ~Ⅱ期与Ⅲ~Ⅳ期无显著性差异;腹腔液Ang-2含量显著高于血清含量,而腹腔液ENS含量却低于血清含量,血清Ang-2和ENS的含量分别与其腹腔液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泌期与增生期上述因子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Ang-2在内异症的在位内膜表达明显高于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说明在位内膜可能具有更强的血管生成活性,符合“在位内膜决定论”学说;ENS在内异症的异位内膜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说明种植成功的内膜中可能具有更强的血管抑制能力以限制异位病灶的扩散。由于Ang-2和ENS均由内皮细胞分泌,两者可能在Hanahan等提出的“血管生成的开关平衡假说”中分别发挥作用。2.Ang-2在内异症及对照组分泌期子宫内膜表达均增强,而ENS在分泌期、增生期表达无显著差异,说明分泌期内膜更容易在异位种植,血管生成的调控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3.内异症患者血清、腹腔液的Ang-2、ENS均呈高表达,腹腔液Ang-2含量显著高于血清含量,但腹腔液ENS含量却低于血清含量,说明二者可能通过全身内分泌途径参与内异症的血管生成过程,而腹腔微环境参与调解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进展。亦同时说明盆腹腔的血管生成活性可能强于远处组织和器官,利于逆流入腹腔的子宫内膜碎片的种植。二者在血清的表达增高,推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但其特异性、稳定性如何尚需大样本实验证实。4.Ang-2和ENS在内异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说明二者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可能是二者分别通过两种途径对内异症发挥作用,也可能与样本例数偏少有关,尚需大样本实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