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开放与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学者关注,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很多学者从经济开放的不同角度,譬如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或外商直接投资等,探讨了经济开放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情况。这些研究不仅完善了相关的理论体系,而且对我国贸易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讨论经济开放对工资差距的作用时,多数学者往往是分别探讨贸易自由化或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另外,作为经济开放的一大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在整个经济贸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而较少学者把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因素纳入经济开放对工资差距影响的研究体系中。基于此,本文考虑了经济开放的三个方面: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考察它们对我国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和作用大小,对如何缩小工资差距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经济开放作用于工资差距的理论基础,描述了我国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和工资差距的发展现状,推导了产业内贸易、FDI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与工资差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经济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经验事实。通过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差距影响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归纳,为整篇文章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和工资差距现状的描述发现,在我国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的行业间工资差距和同一行业内的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本文后续的章节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分别研究了产业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间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产业内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技能型劳动力相对雇佣量的变化率/产出的变化率)。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大于0时,产业内贸易将会扩大相对工资差距;反之,将会缩小相对工资差距。通过以中美工业制成品为例对该结论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技能替代弹性大于0,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扩大了我国制造业的相对工资差距。(2)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就业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拉动贸易效应等四条渠道作用于工资差距。通过利用1995-2008年中国28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FDI有助于缩小我国的工资差距。加大对外资的引入力度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政策。(3)技术溢出效应是进口和FDI对工资差距的重要影响渠道,而且进口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是技能偏向型的,技术溢出将会增加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及其工资水平,造成工资差距拉大。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进口和FDI技术溢出的重要制度因素,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影响进口和FDI技术溢出间接作用于工资差距。通过计量检验发现,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和FDI产生的技术溢出均扩大了我国的工资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进口技术溢出的协同效应扩大了我国工资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FDI技术溢出的协同效应则缩小了我国工资差距。(4)知识产权保护可以直接影响工资差距。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时,若与技能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增加幅度大于与非技能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增加幅度时,工资差距将会扩大;反之,工资差距将会缩小。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鉴于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与技能劳动力匹配的技术专利保护,还应该加强与非技能劳动力匹配的技术专利保护,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而且有助于缩小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