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研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q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光温室在中国北方地区不推而广,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的通风是日光温室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也是日光温室内环境调节的主要手段,不仅能有效控制日光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能够增加日光温室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目前我国日光温室通风机械化水平低,经常需要人爬到日光温室顶部手工开关通风口,费时费力。即使有些地区安装通风设备,但是通风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低,多数使用人工操作或者盲目机械式操作,造成通风时间不合理、通风量不科学,严重影响日光温室作物的产量。针对这一现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实现日光温室全自动化智能通风,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之处如下:(1)确定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的总体方案。该系统主要由机械部分、检测分析部分和控制执行部分组成。其中,机械部分设计包括动力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执行系统设计和固定架设计;检测分析部分设计包括采集系统设计、差动分析系统设计和仿真调试;控制执行部分包括现场控制执行部分和远程控制执行部分,现场控制执行部分设计主要包括通信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设计、驱动系统设计、过载保护系统设计和手动控制系统设计,远程控制执行部分设计主要包括通信协议制定、无线传输设计和远程控制系统整体调试。(2)设计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的机械部分。对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利用SolidWorks对各零部件间进行装配干涉检查,利用AutoCAD绘制该系统机械部分图纸,并进行样机制作。(3)设计一种新型可拆卸日光温室通风口卷杆固定架。该固定架可将日光温室通风系统卷杆可活动地固定在日光温室承重柱上,避免安装过程中破坏日光温室承重支柱和顶部骨架防锈保护层,最后对卷杆和固定架进行力学强度校核。(4)提出一种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在计算分析日光温室必要通风率和测量温室内部温度的基础上,增加温室外环境的检测,然后通过差动分析,计算最适通风口大小。(5)开发日光温室通风系统的远程控制执行部分。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故障诊断等功能,也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监测日光温室内环境变化和控制日光温室通风口开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可以将温度准确的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加快日光温室内上午的升温过程,减缓下午的降温过程,夜间温度提高2~4℃;该系统能够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差自动调节通风口每次动作的大小,使温度变化过程缓慢,基本不会出现日光温室内温度因通风口的开关而发生的骤变。
其他文献
Al2O3露点仪用于测量气体中微量的水分,其湿敏极限是常用湿度传感器的300至30万倍。主要用于辅助导弹与卫星制造,半导体行业的芯片封装,电力行业的SF6断路器检测,高空大气的分析,
CIMS技术在工业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CIMS的核心技术CAD/CAPP/CAM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AD/CAPP/CAM集成的最终目的是达到CAD、CAPP、CAM各模块内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低幅度构造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上来,低幅度构造油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油气勘探主要是
火箭箭体结构各部段的静载、动载与疲劳试验是航天设计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电液伺服系统是这类试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载设备。  本论文以应用于捆绑机构润滑试验系统的
安装作业臂的智能轮椅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它既可作为代步工具,还能辅助残障人士实现日常的操作任务,成为国际上广泛研究的助老助残机器人系统。本文将针对该类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效率和无故障时间对于实现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智能维护管理模式,利用预诊(Prognostics)技术和网络通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进而达到对重大设备和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性能评估及剩余寿命的动态预测,对实现机械设备关键部件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以及近零故障运行(Near-Zero-Downtime)
目前,汽车轻量化要求日益迫切,新的加工工艺、新的轻量结构相继出现。在新的加工工艺中,柔性轧制技术发展迅速。所谓柔性轧制技术是指轧辊间隙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的技术。这种
西安地裂缝灾害严重,不仅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其所经之处楼房开裂、管道被切割、路面路基被错断,造成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和机理的研究可为其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裂缝在不同土质情况下的破裂扩展模式及机理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通过搜集区域地质以及地裂缝勘察资料结合地面调查、钻探以及探槽成果等,简单分析了西安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