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问题尤为重要。道路影响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正确的革命道路,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正确的建设道路,是建设取得成就的基本原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革命道路的研究上升到哲学层次,凝练出蕴含的基本原理,再运用其原理指引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式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再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具有实践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本特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之下;暴力革命学说是其产生的根本理论依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依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经历了萌芽、基本形成、发展完善三个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些原理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观点,真理与价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正确的国情观;二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客观的矛盾观;三是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坚持科学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四是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