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度比与高宽比对SRC框架-RC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Push-over法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钢筋混凝土(RC)筒体混合结构体系因其良好的侧向抗震性能和子结构间变形协调性能,在我国高烈度区已经开始应用。研究和震害表明,结构合理的刚度比和高宽比对结构内力分配和混合结构体系的整体变形有较大程度的影响,文中采用Push-over简化分析法对刚度比和高宽比影响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规律进行了探索。本文根据Push-over分析理论,具体实现了对SRC框架-RC筒体结构的Push-over分析。对Push-over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整体及单元计算模型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阐述。在结构分析中,对RC核心筒体选用等效斜支撑框架的宏模型;采用CSI Section Builder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全过程分析,确定其P-M-M相关面,进而确定SRC柱塑性铰的属性。运用SAP2000非线性有限元通用软件建立SRC框架-RC筒体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现有Push-over理论框架下对该结构模型实施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了框架与筒体的刚度比和高宽比对整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RC框架与RC筒体的刚度比和高宽比,对结构内力分配和变形都有影响。随着刚度比的增加框架所承担的楼层剪力、弯矩的比例增大,结构层间位移角也随之增大;混合结构高宽比对框架承担的楼层剪力大小影响很小,对框架承担的楼层剪力的比例影响很大;高宽比增大,筒体楼层剪力显著减小,框架承担的底层剪力在总底层剪力中所占比例增大。核心筒的高宽比对框架承担的楼层弯矩影响显著;随着筒体高宽比的增大,框架楼层弯矩在底层总楼层弯矩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大。在罕遇地震下,SRC框架-RC筒体混合结构的框架有效地承担部分楼层剪力和弯矩,使框架与核心筒之间内力重分布,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粗粒料的基本工程特性以及振动压实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粗粒料的特点,提出了粗粒料的结构模型,进而根据离散元法建立了粗粒料的离散元模型,并且采用了合理的破坏准
论文针对郑西客运专线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应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路堤荷载作用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到以下
土钉支护技术由于其施工简便迅速、安全、经济等特点,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的许多学者都对此项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存在争议。本文采用目前较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隔震加固技术和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引入到隔震加固结构设计中,根据隔震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提出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已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斜拉桥以其超强的跨越能力和出色的自身优点日益向大跨度方向迈进。斜拉桥与其它一般梁式
随着建筑市场的深入发展及日益完善,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建设部已经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一项新兴的预应力体系,与有粘结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兼有两者的优点:在施工阶段如同无粘结预应力一样灵活方便;在使用阶段又如同有粘结预应力一样具
体育场挑篷结构是大跨结构体系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此种结构柔性大、阻尼小、自振频率低,对风荷载比较敏感,故风荷载对于挑篷结构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荷载,因此有必要对这
针对淮南矿区某矿过厚膨胀性粘土层工程问题,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膨胀性粘土层的冻结温度场分布和冻胀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1)开
张弦梁结构是通过撑杆连接上弦抗弯受压构件和下弦高强度拉索而形成的大跨度结构。由于该结构自重相对较轻、体系的刚度及形状稳定性相对较大以及建筑外形轻盈,近年来成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