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早几年就曾提出过类似“中部塌陷”的预警,而如今,预警已成事实。何谓“中部塌陷”,简单来说就是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而西部大开发使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高16.8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投资增长20.1%,又比中部高2.5个百分点,中部成为全国投资的“锅底”。 “中部塌陷”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中部“就业紧缩”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全国就业的增长分地区看,情况相当不同.我们可以按就业增长的高低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就业高增长地区、就业低增长地区、就业紧缩地区。根据三类就业变化地区的空间分布,我们可以总结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就业扩张,二是中部地区的就业紧缩。我们将这种在经济持续增长、总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总规模减少的现象称之为“就业紧缩”。 当然造成中部“就业紧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GDP的因素,有内外资的因素,有国际贸易,也有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但哪些因素在造成中部就业紧缩的过程中起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呢? 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倾斜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总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然而在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均衡的进入到我国各地区。分地区看,1984—2002年我国三大地区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实际额为4526.05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占88.10%,中部地区占8.80%,西部地区占3.10%。这种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必然对我国区域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重点实证分析FDI对我中部就业的影响,以期对“中部崛起”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5章: 第一章—引言。本章全面系统地阐述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状及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章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相关理论评述。分别对国内外现有的主流FDI理论和就业理论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对其精髓予以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并引出FDI与就业转移:新的分析框架,为后面的分析提供清晰的理论背景和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三章一我国FDI和就业的区域格局。本章通过翔实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统计资料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和就业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和中部八省区域间的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而揭示了中部“就业紧缩”和中部人口和劳动力外迁造成的中部地区“边缘化”的特征。 第四章一FDI和就业转移:中部就业紧缩的成因探究。本章拟借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建就业影响因素模型,主要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检验度量分析得出FDI对我国东中西区域以及中部八省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进而,从FDI对中部就业的直接和间接转移效应解释中部就业紧缩的原因。 第五章一结论与区域政策建议。本章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并就中部地区相关政策提出个人见解和思路。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就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