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金是首位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他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诸多殊荣。例如,《词海》(1996)获海明威笔会奖、《战争垃圾》(2004)获福克纳奖。尽管哈金已经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然而,国内外对于他作品的研究现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红旗下》由发表在不同报刊的12个短篇小说组成,被认为是哈金最好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光天华日”于1993年获得凯尼恩评论奖,“男子汉”于1995年获得手推车奖。该小说集以独特鲜明的叙事手法著称,描写了歇马亭小镇的人生百态,一经发表便受到了西方读者的追捧。本论文采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叙事模式、叙事声音和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分析《在红旗下》。该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哈金及其作品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国内外关于哈金及其作品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指出《在红旗下》现有研究的不足,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对该论文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对于叙事学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概述,之后对叙事学重要术语进行罗列,例如焦点、叙事距离、人物话语、叙事者、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人物的不可靠性以及叙事顺序、时距和频率,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在红旗下》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文总结出《在红旗下》的三个叙事模式特征:经常转变的叙事聚焦、忽远忽近的叙事距离和自由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灵活运用。第四章探讨了《在红旗下》的叙事声音:首先对于歇马亭故事集的叙事者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其次总结出这部作品中在同故事叙述中大量采用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深化了作品主题同时给读者以“陌生化”的视野惊奇。最后根据韦恩·布思的理论探讨了一位特殊的主人公—白猫的叙述不可靠性。第五章研究《在红旗下》的叙事时间。哈金运用时间倒错构建了紧凑的故事情节,并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故事中的时距经常变化,频率的使用也是多种形式并存,因此故事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第六章为结论。该章总结了《在红旗下》的叙事特点,并指出哈金作为用英语写作的华人作家,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在红旗下》对文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尽管哈金的作品确有批判中国普通大众的嫌疑,但这并不能否认他在呈现人物和表达主题方面所采用的高超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