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普通骨料相比,陶粒具有优异的性能,如密度低、孔隙率高、抗冻性良好、抗碱集料反应优异等。特别由于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均一、且具一定强度,因而采用陶粒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陶粒混凝土也在配合比、施工性能、力学和耐久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但这种轻质陶粒混凝土韧性要比普通混凝土差,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了其发展。在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将明显改善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本文从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入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工作如下:1、选用光面钢筋制备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避开钢筋外形方面因素对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钢纤维陶粒混凝土与光面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光面钢筋的粘结性能优于钢纤维机制砂轻混凝土;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光面钢筋的粘结强度影响没有明显规律,这和钢纤维普通混凝土与光面钢筋的试验结果一致,光面钢筋与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受混凝土的组成成分、钢筋表面粗糙程度等众多因素相关。2、选用变形钢筋与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制备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结果显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随钢纤维掺量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骨料采用机制砂的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虽然试件的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但劈拉强度相差不大,粘结强度没有明显差异。从拉拔试件的破坏形态可以看出,粗骨料是拉拔破坏的薄弱面,因此提高粗骨料的强度,粘结强度也随之提高。粘结长度的确定应根据钢筋的屈服长度和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应力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