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sonia vitripennis隶属膜翅目金小蜂科,是许多双翅目昆虫的蛹期寄生蜂。它具有膜翅目典型的单双倍体性别决定机制,即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发育为雄性,而受精的双倍体卵发育为雌性。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部分丝状线虫体内的母系遗传胞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N. vitripennis,对宿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殖方面和非生殖方面。胞质不相容作用(CI)是最为典型的生殖方面的操纵。首先,我们对寄生蜂N. vitripennis的两个品系(ZJNW和WHNW)及其宿主家蝇(Musca domestica)的三个地理种群(AHMD、HBMD和BJMD)进行了内共生菌感染检测,被检测的内共生菌包括:Wolbachia、Rickettsia、Cardinium hertigii、Spiroplasmapoulsonii,结果显示:1)家蝇的三个地理种群均未感染任何一种靶标内共生菌,即全部为阴性个体;2)N. vitripennis的两个品系均感染Wolbachia,但其他三种靶标内共生菌均未检测到;3)这两个寄生蜂品系分别感染A群的Uni亚群(ZJNW品系)和B群的CauB亚群(WHNW品系)。这样一来,对Wolbachia的研究过程中,既不必担心N.vitripennis寄生家蝇过程中会与家蝇发生交叉感染,也不必担心其他与Wolbachia具有相似作用的内共生菌引起的假阳性现象。然后,为了能更好的研究Wolbachia对N. vitripennis各个方面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感染Wolbachia的小蜂品系。获得小蜂不感染品系的常规方法为提供含有一定浓度利福平的蜂糖水给寄生蜂成蜂取食,该方法非常有效但至少需要三个世代。因此,迫切需要更快捷、更有效地新技术。我们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良,通过向寄生蜂成虫提供抗生素蛹取代含利福平的蜂蜜水,这使得Wolbachia阴性品系的建立时间缩短到了两个世代,且对连续后三代小蜂体内Wolbachia的复壮情况检测后显示,均没有出现复壮现象。与此同时,利用利福平治愈小蜂体内Wolbachia感染的过程中,在利福平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两个小蜂品系在抗生素处理前的Wolbachia丰度差异(ZJNW品系感染的Uni浓度较WHNW品系感染的CauB浓度偏低)和完全治愈Wolbachia感染所需的次数(CauB株系经抗生素处理一次能够彻底清除,而Uni株系需要连续的两次抗生素处理才能彻底清除)。得出结论:Uni株系较CauB株系相比,具有更强的利福平耐药性。Wolbachia株系间利福平耐药性差异的发现,是否也是在暗示我们,不同的Wolbachia株系可能会对同一寄主产生不同的影响呢?还需要继续探讨。最后,我们还希望,能够通过对N. vitripennis进行未经任何抗生素处理的人工筛选,来获得不感染Wolbachia的小蜂品系。其方法为人工配对处女雌蜂和雄蜂,以筛选出双阴性的亲本。在此过程中,我们意外获得了Wolbachia阳性雄蜂能够和Wolbachia阴性雌蜂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且二者产生的后代中,存在Wolbachia感染的雄性后代且可育。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Wolbachia阳性雄蜂与Wolbachia阴性雌蜂的交配会出现胞质不相容现象,只能产生全雄的后代,无法产生雌性后代,因此,该现象违背了胞质不相容(CI)理论,其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由于感染Wolbachia的雄性后代的检出,且Wolbachia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其阳性的父本,因此,还初步揭示了Wolbachia存在父系渗漏的现象。Wolbachia父系渗漏现象的存在,对于研究父系来源的细胞质与母系来源的细胞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的调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