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热铝合金Al-Cu-Mg-Ag系列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lov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高温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军用和民用车辆发动机上有极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超音速飞机蒙皮、超高音速导弹外壳。由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及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热量而使其表面升温,因而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能耐高温。传统的耐热铝合金以2618系铝合金为代表。但2618系铝合金的耐热性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高温下,以及又有外力作用下,长期使用的蠕变寿命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现在的低成本、长寿命的使用要求。 为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新型高强高韧耐热铝合金,其目标是可使用于300℃~350℃甚至更高的温度,以满足国家研制先进战机、巡航导弹、卫星、天地往返运载工具和太空站用高性能铝材的需求。解决的途径是在原耐热合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温性能,或开发新型的耐热铝合金。 所在高温合金课题组在国家“973”项目的资助下,开发了新型的Al-Cu-Mg-Ag系列耐热合金,该系列合金可以满足上述航空技术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了Al-Cu-Mg-Ag合金的热处理规范(均匀化处理温度、固溶热处理温度)、合金元素Ag、Cu含量对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合金在添加Cu、Ag元素后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确定了合金最佳均匀化、固溶处理温度。研究发现添加了微量的Ag,改变了Al-Cu-Mg系列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析出了新的强化相Ω相,Ω相与基体共格,细小弥散分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从而使合金的耐热性能大幅度提升,而且提高了合金在室温时的机械性能。从Cu含量对合金性能的研究中发现,提高合金中Cu的含量能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和拉伸性能,当Cu含量超过其固溶度时,过量的Cu形成的θ相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高温耐热性能,其耐热机制是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复合效果所致。
其他文献
40年前开始的多孔铝合金探索由于没有需求,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在兵器及空天有限目标多样化需求牵引下,与欧、美相似,这一领域正成为高技术活跃前沿的领域。
该文利用X-Ray衍射、SEM、TEM、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研究了ZTA微纳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固相烧结中两相体系的生长模型及内晶型结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制备多孔支架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本实验以球磨氯化钠作为致孔剂,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与热压-盐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生物多孔
目前医用人体固定材料主要有石膏绷带、金属或塑料制的不可塑夹板,这些固定材料都有各自的缺点,石膏重量大、使用拆除不方便、透气性和耐水性差;不可塑夹板难以贴紧人体部位,起不
由于地震风振等振动引起的工程结构的破坏、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数不胜数。为此,研究工作者研制了耗能器和耗能支撑框架,并提出架构控制理论。本文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