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第一个股指期货合约在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发展至今已有六个年头,有效的发挥了其市场效率,解决了投资者风险对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在2015年4月16日又推出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完善了股指期货的合约品种。2015年2月9日,国内第一个股票期权合约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更加丰富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因为上市时间不久,相对于成熟的美国衍生品市场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从刚上市到渐渐完善到逐步的成熟阶段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而市场效率是判断一个市场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准。目前这两种金融衍生品已经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目前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市场效率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如何提升期货、期权的市场效率,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这些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选择上市一年多的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市场效率情况,以期为投资者、交易所、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的效率问题是产品定价的核心问题。而如何准确地衡量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保障获取交易信息的质量的有效性。金融市场效率的含义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信息效率,第二个定价效率。信息效率是指金融资产自身在不同时刻的价格是相互独立的,呈现随机游走特征。金融资产的价格可以充分、迅速的反映出历史价格中包含的所有信息。本文研究的定价效率是指金融现货与金融衍生品价格之间存在是否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基于上证50指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的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从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两个方面来检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市场效率。首先,本文通过检验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是不是满足随机游走过程来验证市场的有效性,而检验时间序列Pt是不是随机游走过程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其次,本文对期货期权市场定价效率的检验釆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指数、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隐含价格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来检验市场定价效率的有效性。本文得出了 3个结论:(1)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的结果表明,上证50指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市场没有达到了弱式有效。(2)定价效率检验的结果表明,上证50指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市场和上证50ETF期权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若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则在套利驱动下,价格会逐渐恢复至均衡价格,这个套利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因此,期货和现货、期权金融市场都是有定价效率的。(3)从上证50指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市场和上证50ETF期权价格之间的领先滞后结果可以得出,上证50指数领先上证50股指期货5分钟,而上证50股指期货领先上证50指数10分钟,这表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要强于现货市场,并且位于先导地位。而上证50ETF和上证50股指期货两者的价格发现功能一样。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期货市场有更好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好于期权市场,这是因为期权市场相比期货市场,交易规则更复杂,难度更大。结论表明,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市场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对此,本文建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期货、期权衍生品市场的效率。包括修改期权的行权方式、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现货交易制度、完善衍生品种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