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实证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人们只有在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后,并将自己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才能自愿担负起国家发展的责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国家认同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重点是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釆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的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在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合理且有效的途径以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论文的结构,除了引言和结语外,还包含四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对认同、民族认同及国家认同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二部分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通过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调研,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参与政治活动的状况以及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得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认识的不足。  第三部分阐述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国家四个角度去分析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个人因素从民族差异、政治面貌、毕业于不同类别的中学来分析,家庭因素从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所在社会环境来分析,学校因素从校园文化和大学课程,国家因素从政治参与积极性、国家政治因素以及民族政策来分析。  第四部分阐述了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主要是通过高校的国家认同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合理开设大学课程,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此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1999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决定从当年起扩大高等教育招
综合实践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非学科性的新课程。在内容上有除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等指定领域内容外,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团队活动及心理健康等非指定领域的多内容整合的“综合性”特点;在组织形式上有强调让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实践性”特点。所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资源,建设学校综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