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复合导电涂层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meiji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低温氧化聚合、原位氧化掺杂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酸掺杂的聚苯胺,通过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相应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膜,分析了聚苯胺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并用SEM和XPS研究了聚苯胺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和元素分布。考察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以及掺杂离子和制备方法对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影响规律。 在低温氧化聚合合成聚苯胺的研究中,采用-25℃为反应条件,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氧化聚合苯胺,并用甲磺酸、对甲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樟脑磺酸进行“二次掺杂”,就可制备得到不同掺杂酸掺杂的聚苯胺。随着引入的掺杂离子的不同,掺杂态聚苯胺的模量和硬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引入的基团位阻较大时,由于不能形成致密的结构,因此,模量和硬度迅速减小,力学性能下降。当复合膜中聚苯胺含量较小时,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环氧树脂基体的性质,因此模量和硬度的变化并不明显。 同时,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膜的导电率及渗透极限还与掺杂酸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氨基苯磺酸(ABSA)离子能得到最高的表面导电率(10-7S/cm),达到了抗静电的要求,但其渗透极限也最高(也仅为1.0%wt)。渗透极限的改变主要是由于不同掺杂离子导致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中的分布状态不同所引起的。就低温氧化聚合的聚苯胺而言,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中分布较好。 研究了同种酸不同合成方法对聚苯胺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氧化制备的聚苯胺复合膜中,聚苯胺粒子分散明显要好于低温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聚苯胺粒子有明显的边缘溶剂化现象。因此,仅仅考虑聚苯胺粒子与母体的兼容性,原位氧化聚合要优于低温聚合。但是低温聚合制备的聚苯胺能够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ABSA除外)。 热重法分析了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膜的耐热性,其热分解温度在350℃左右,热稳定性良好,与合成方法基本无关。 以上结果表明,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膜由于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渗透极限,虽然目前聚苯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但是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1998年是《马氏文通》发表100周年,5年来共有140余篇文章就《马氏文通》的历史贡献、《马氏文通》的语言观和语法思想、《马氏文通》的词类研究、《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二外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和习得过程,希望能够给词汇教学提供教学参考。首先综述了先前研究提出的两个学习者词汇认知模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是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文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筹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的一些成果,并就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特点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了污染土壤生态修
对职业教育观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观进行了重新认识。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观主要包括:以人为
论文围绕“211工程”“4KTD-170四轴稳定跟踪转台”项目中电视跟踪器的设计和“电视末制导导引头电子舱”项目中电视跟踪器的改进设计而展开。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稳
介绍田七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和立枯病等病害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措施。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怎样推进,国务院2009年8月已出台了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南通市从2006年底开始在江苏率先进行新农保试点,历经三年努力,参保覆盖率达95.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临床综合征,几年来,笔者在辨证论治治疗CRF时,重视调理脾胃,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1健脾益气以调理脾胃本法适宜于CRF证属脾胃气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