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葡萄糖醛酸寡糖的分析和制备及其潜在的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已发展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获准用于脑缺血治疗的药物,然而由于其治疗时间窗较窄、并发症危险,只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脑缺血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神经元保护,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具备确切疗效的脑缺血神经保护药物获准使用。因此,研究开发能提高神经元耐受、延长治疗时间窗甚至逆转神经元损伤的新型脑缺血神经保护药物已迫在眉睫。目的:通过系统的结构分析,探索不同连接方式的葡萄糖醛酸寡糖的制备工艺,并对它们进行临床前脑缺血神经保护药效学评价,筛选出活性糖链并初步判断葡萄糖醛酸寡糖的连接方式对其活性和潜在成药性的影响。方法:该论文主要通过对复杂糖链反应体系系统的结构分析,深入探讨并确定了不同连接方式的线性葡聚糖到相应的葡萄糖醛酸寡糖的制备工艺和机理。再此基础上,在细胞水平、动物水平探讨了不同连接方式的葡萄糖醛酸寡糖对脑缺血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首先,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具备不同连接方式的线性葡聚糖,即可溶性淀粉(α1→4)、微晶纤维素(β1→4)及凝胶多糖(β1→3),为原料,运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溴化钠/次氯酸钠(TEMPO/NaBr/NaClO)系统对其进行特异性氧化改造,制备均一的葡萄糖醛酸寡糖。在此过程中,运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凝胶渗透色谱串联多角度激光散射(GPC-MALL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产物的精细结构进行解析,探讨三种不同多糖氧化制备相应糖醛酸寡糖的反应机理,确认目标糖链的制备工艺和精细结构。在针对性地获得分子量一致,但连接方式不同三种葡萄糖醛酸寡糖后,首先对它们进行体外脑缺血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期间主要针对糖氧缺乏(OGD)条件下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损伤模型,评价了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其次,通过对不同类型葡萄糖醛酸寡糖在新西兰兔血浆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的测定,初步探讨这些不同连接的葡萄糖醛酸寡糖在透过血脑屏障能力方面可能对其体内药效学的影响。最后,考察了不同连接方式对糖醛酸寡糖在运用线栓造小鼠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tMCAO)中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1)在TEMPO系统介导的可溶性淀粉的氧化过程中,温度和氧化剂的加入量是控制氧化率的两个关键因素。控制反应温度25°C及1.2倍当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含5%活性氯),可以一步制备每个糖环中只含一个阴离子且还原端开环的α1→4葡萄糖醛酸寡糖同系物,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及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分别为,3.6 kD、2.1 kD及1.7,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特异性氧化的完成。在TEMPO系统介导的丝光化纤维素的氧化过程中,温度和氧化剂的加入量同样是控制氧化率的两个关键因素。控制反应温度50°C及0.5倍当量以上的次氯酸钠溶液(含5%活性氯),可以一步制备每个糖环中只含一个阴离子且还原端开环的β1→4葡萄糖醛酸寡糖同系物,产物中同样有聚糖存在,室温下反应难以进行。在TEMPO系统介导的凝胶多糖的氧化过程中,特异性氧化效率较高,当氧化剂的量为0.8倍当量时,不同反应温度下(4、25、50°C)都可以得到每个糖环上只含一个阴离子的β1→3葡萄糖醛酸聚糖且产物的Mw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分别为,49.8kD、29.8 kD及7 kD,这些β1→3葡萄糖醛酸聚糖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三氟乙酸降解得到每个糖环上只含一个阴离子且还原端闭环的β1→3葡萄糖醛酸寡糖同系物。经过针对性的工艺制备得到了三种、糖基组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相同但连接方式不同葡萄糖醛酸寡糖。2)在细胞水平上,三种不同连接的葡萄糖醛酸寡糖在3个实验剂量(0.1、1、10μg/ml)下对于正常培养的HT-22细胞的存活率均无影响。在这3个剂量下,α1→4和β1→3葡萄糖醛酸寡糖均表现出了改善OGD 2h下HT-22细胞存活率的趋势,且在较高浓度下(10μg/ml)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β1→4葡萄糖醛酸寡糖抑制OGD 2h对HT-22细胞损伤的活性最突出,其0.1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就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10μg/ml细胞存活率已经接近正常组水平。α1→4葡萄糖醛醛酸寡糖并没有在新西兰兔脑脊液中的检测到,而β1→4和β1→3葡萄糖醛酸寡糖在新西兰兔脑脊液中检测到,Tmax分别为0.5和2小时。这个结果表明β型葡萄糖醛酸寡糖能够特异性的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而α型寡糖不能进入。3)动物实验结果表明,β1→4葡萄糖醛酸寡糖能显著降低tMCAO 2h引起的小鼠单侧脑梗死体积,而相同剂量下的α1→4葡萄糖醛酸寡糖无明显活性,β1→3葡萄糖醛酸寡糖有趋势但并不显著。结论:以不同的直链葡聚糖为原料可以在TEMPO/NaBr/NaClO体系下分别以不同的反应条件获得不同连接方式的葡萄糖醛酸寡糖。在此过程中,首次深入探讨了不同连接方式葡聚糖特异性氧化的反应机理,并确定了针对不同连接方式葡萄糖醛酸寡糖的制备工艺。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β1→4葡萄糖醛酸寡糖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对受损神经细胞加以保护,显著优于同剂量下的α1→4和β1→3葡萄糖醛酸寡糖。这项工作创造性的获得了β1→4葡萄糖醛酸寡糖这类脑缺血神经保护化合物,阐明了该连接方式对于阴离子寡糖脑缺血神经保护活性的重要意义,初步研究也为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可行性支持。
其他文献
徐朝兴,1943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承人,曾当选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浙江龙泉市朝兴青瓷苑幽静雅致的工作室里,徐朝兴一边让瓷碗在机器上转,一边用手拿刀腾空“抖”动着,随即美观又充满韵味的斜纹脱颖而出。仔细观察,只见从碗底开始,斜纹由短到长,由密到疏,绝没有机器压制的僵硬。整件作品充满柔韧和手
基于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多,疏水性差,煤泥难以浮选的问题,实验室条件下自行设计油泡分选系统,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低阶煤煤泥油泡浮选提质的可行性。常规浮选试验研究表明:当煤
日用之道,从字面来看,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明朝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主要思想即“百姓日用即道”。他主张所谓的圣人之道,即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文章分析了翻译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关系,结合翻译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途径。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知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式,成为教师认识自我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支撑。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职前教
<正>前记本年表原是已故学长邓明以编撰的。这次收入本纪念集,由我作了较多增订:增加了有关内容,订正了若干讹误和作了一些文字修改。邓明以学长为我们的老师陈望道先生的生
会议
<正>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积极进行了语文对话教学中"生生对话"模式的尝试,打造起高效课堂。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对话教学
会议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价值定位的失范问题,主要体现为重视科学教育而冷淡人文教育。剖析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并阐述它同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可以厘清高校人文教育对先进文化传承
著名学者、《人民日报》原副总编、邯郸学院名誉院长梁衡先生所著的《官德》一书,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该书提出,德是人的行为规范,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形的
应用上海中心气象台714数字化天气雷达立体扫描资料,分析并比较了单站及区域降水量在不同高度上的差异,并用地面雨量计资料进行了校准,尔后研究了它们的精度。最后初步探讨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