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2013年我国开始取消对贷款利率的下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实施,对中国金融业影响巨大,打破了原先金融市场单一的局面,使得市场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其影响重大。我们需要认识到利率市场化如同一把双刃剑,能够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改善金融市场的现状,加快银行转型,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很好为实体经济服务,也会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下降,不良资产规模上升,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影响。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调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民生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为银行业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本文主要在利率市场化这一背景下,分析了其对中国民生银行的影响。全文采用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模式,分析了民生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具体表现。首先,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介绍相关背景、研究意义和思路,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接着对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发展进程以及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进行详细的阐释,并进一步论述了利差收入为主导的模式和非利差为主导的模式,以及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案例研究领域,本文选取了中国民生银行,介绍了民生银行的基本情况,从资产负债结构、收入结构和资本结构分析民生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然后从盈利性水平方面,管理水平方面、资产质量方面、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选取主要财务指标,评价在利率市场化下民生银行盈利模式的表现情况。发现民生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存在着依赖于利差、存贷比失调和中间业务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接着重点剖析民生银行存在问题的根源。最后,根据案例分析的情况,提出完善民生银行盈利模式的措施。民生银行应该顺应利率市场化的潮流,找准商行市场定位,如在坚持银行核心业务基础上,合理调整盈利结构,利用商行的灵活性,注重差异化发展。同时利用手段去规避利率风险,提高银行自主定价能力,运用FTP提升银行价值收益率;改善资产融资方式,调整负债结构,利用电子产品和现代技术去探索业务创新,减少对利率的依赖。还应该建立品牌效应,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养,积极应对市场化竞争,最终实现盈利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