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健康体检及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人数逐渐增多,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 EP)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子宫内膜息肉也越发引起更多人的关注。EP是一种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多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也可无症状,常与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混合存在。据报道,在所有异常子宫出血女性中,经宫腔镜检查证实由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出血占30%左右[1]。然而,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亦无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为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关于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预防息肉复发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但缺乏充分的基础研究[2]。本研究共分两部分:(1)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芳香化酶P450、SF-1及P63的作用和意义)。(2)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第一章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芳香化酶P450、SF-1及P63的作用和意义)[目的]分析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aromatase cytochrome P450)、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 SF-1)与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性,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雌激素的关系,为临床上应用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干细胞表面标记物P63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情况,为探讨息肉的发生来源提供初步的探索。[方法]收集本院经宫腔镜下切除的、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标本30例,息肉周围内膜组织20例,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25例(其中增殖期16例,分泌期9例)。通过免疫组化SP法、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三组中P63. P450arom及SF-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三组中各指标的表达进行数据处理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450arom蛋白及基因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息肉周围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p<0.05);SF-1、P63蛋白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也高于其余两对照组;而SF-1mRNA及P63mRNA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表达与息肉周围邻近内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则无上述三种因子的表达。[结论]P450arom及SF-1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与另外两组之间存在着表达差异,在息肉组呈现高表达,说明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为激素依赖性疾病,为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P63蛋白及基因在息肉中的明显高表达也提示息肉的发生可能来源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具有分裂能力的干细胞的大量增殖分化。第二章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00例临床资料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2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超声提示,宫腔镜下所见及术后病理情况,为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2012年1—8月收治的、经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2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月经史,主要临床症状,妊娠史,分娩方式,超声所见,手术方式,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等进行临床总结。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月经状态的息肉形态特点。[结果]2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未绝经者132例,占66%,平均年龄38.19±7.68岁;绝经后者68例,占34%,平均年龄58.91±4.58岁。其中因无症状体检发现的148例,异常阴道流血就诊的42例,。宫腔镜下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3.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以体检发现宫腔占位多见。绝经前患者以多发性息肉常见,绝经后患者则以单发性息肉常见。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73.5%。宫腔镜仍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手段。息肉虽然恶变率低,但仍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