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祖钊先生曾经提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有四种模式:共通性研究、互补性研究、对接式研究和辨析式研究。本文在这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将叶燮与艾略特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从意象理论和文学史观两方面,通过辨析,寻找两者的共通性和互补对接的必要性。 在中国,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到汉代“比兴”说的提出,到刘勰从文学审美角度提出“神用象通”,有关“意象”的认识不断丰富深入。叶燮摆脱了其他文论家在意象认识上的偏离,回归了意象的本质内涵。在西方,康德的“审美观念”在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中得到实践,受意象主义影响的艾略特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理论。叶燮和艾略特都认识到,意象兼具形而下色彩和形而上意义,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把人引入审美境界中。 两人的不同处在于,叶燮是感性自然派,强调“意”的表达,艾略特是理性技巧派,强调“象”的运用。从想象的满足、思想的意义、和谐的形式三个角度考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差异。叶燮认为想象推动着创作的展开和主观情感的表达,想象本身就是目的;艾略特认为想象可以连接各种经验、使思想鲜明生动,把想象看做是手段。叶燮认为意象是情、景与理的契合,成功的作品思致微渺、绝议论而穷思维,真性情的流露甚至可以掩饰思想的不足;艾略特认为意象的运用必须和思想的深度结合起来,一部作品如果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即使意象新奇、感情强烈,也不能称为伟大。叶燮认为和谐的形式是作品整体和谐的一部分,折射着理事情的融合、在物者与在我者的统一;艾略特认为和谐的形式是作者运用技巧的结果,因此在文学评论中把“外部权威”当作批评的标准。 文学史在当今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途径。叶燮在几百年前就尝试改变前代文论家诗评杂而无章的做法,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结合起来,揭示出诗歌的源流本末正变盛衰。艾略特批评英国文学史的研究忽视文学内部关联性的历史结构,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实践。 他们认识到文学的自律性,因此摆脱了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文学研究的窠臼,从而颠破了单数的线性文学史观及其产生的文学优劣论。在中国,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