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探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确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探寻促进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策略,是使中小学环境教育在我国普遍、深入地开展起来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这一课题进行探析。 第一部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战略地位。本文认为,了解中小学环境教育产生、发展的背景以及战略地位,是研究其目标和策略的前提。中小学环境教育是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国际上积极探索克服环境危机的途径、各种环境保护运动和教育活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是环境教育由社会扩展到中小学的结果。因此,认识环境问题的性质与演化,尤其是把握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了解世界上关于克服环境危机途径的代表性主张,考察当前对于环境教育历史使命的不同观点,是深入认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性质和意义,形成中小学环境教育目标和策略的主要思想基础。在我国,由于人口过多,但公民整体素质偏低,家庭、社会的环境教育影响很小,因此,中小学环境教育具有尤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二部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确立目标是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首要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确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它们是:(1)对学校环境教育总目标的认识;(2)对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所处社会条件的认识;(3)对中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其次,对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目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环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探析境教育的目标要求。目标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小学阶段目标的重点是形成)[童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初中阶段的目标在进一步巩固、加强学主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使他们具有相对完整、具体实用的环境保护知识及一些技能;高中阶段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掌握系统、深入的环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环境伦理观。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还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两类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以适应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环境科学的需要。 第三部分:促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策略包括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和评价制度的确定,主要是为了促使人们重视中小学环境教育,保证把中小学环境教育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成为经常性的教育任务。微观策略是从提高中小学环境教育效果、全面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目标的角度提出来的。考虑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与中小学其它学科的教学有许多一致性,因此,本文只是对培养中小学爱护环境的态度和品德以及行为习惯这两个方面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2 0世纪是色彩运用多样化的时代。在教育界、设计界、企业界都热切地以各种方式研讨色彩 ,以提高和改善自我与环境。当今的色彩运用潮流趋向于追求民族化、个性化、多样化 ,
本论文对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备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高了苯甲醛的收率,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重点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助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和助催化
软件的大量应用,使控制系统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陷入了安全危机中,迫切需要新的安全技术。安全核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安全保障新概念。本论文以研究安全核在复杂分布式控制系统中
老龄化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标识,应对老龄问题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
种业知识产权是近年来农业种子安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种业知识产权质押,有利于更加规范地强调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还可能有效解决中小型种子经营企业、科研单位资金筹措难的可
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著名的川产道地大宗药材,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主,
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活动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提出的思想、方法不仅对需
<正>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在习作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我认为,最
期刊
<正>曾听过多位老师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们多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一问题入手,突出"
论文对稳态、大视场、高通量的新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小型稳态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研制、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实验以及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在上层大气风场探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