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电影被确定为我国文化产业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了百亿大关,到今天更是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作为国产电影市场中一类屡现佳作的“话题电影”,重庆城市电影可以说在这17年中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和产业的资金。需要思考的是在资金和流量的大量涌入下,重庆城市电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方面对于传媒产业来说,这样的变化对电影产业会造成怎样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文化、传播学理论研究来讲,这种的转变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信息,是否能对已经成为经典理论作出新的阐释和注解。本文将我国电影产业从诞生到发展的17年分为两个阶段,把第一次票房过百亿的2010年为分界线,选取两个时期票房前十的重庆城市电影进行比较。以场景功能模型作为理论支撑点,将场景作为分析单位,结合学者周宪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设置场景数量、场景时长、核心功能场景(两个变量值)、附属功能场景(三个变量值)、媒体奇观(五个变量值)、重庆标志景观呈现(十一个变量值)。使用内容分析法,按电影拉片的方式将20部重庆城市电影转化为编码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进行统计描述和T值检验,对两个时期的重庆城市电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时期重庆城市电影场景数量差异不显著,场景的平均时长差异显著;第二个时期重庆城市电影的核心功能场景占比明显小于第一个时期,但环境描写场景大于第一个时期;媒体奇观中的色情和暴力奇观在第二个时期中被饮食和植入广告所代替;景观总数以及洪崖洞、轻轨等重庆标志性景观在两个时期电影中有着显著的频次变化。以上结论都显示着重庆城市电影发生了一次值得研究的“景观化”转向。“景观”一词在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中有着详尽的论述,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城市电影的“景观化”趋势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一面,从“拥有”到“显现”的景观,使电影看点增多、票房飞涨并且创造了旅游景观延长了电影的产业链;景观有意识的“表演”使重庆低俗情欲的城市形象得到改观。消极的一面,景观成为了“商品”,核心功能场景占比的下降反映了重庆本土故事的消失;植入广告的增多,电影可能沦为了广告的附属;景观的固化,同样可能产生对电影产业和城市不同程度的偏见。在国内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对景观电影的发展表示担忧。《景观社会》中居伊·德波更是认为景观通过隐藏历史和消弭逻辑去统治观众,让观众在五光十色的“景观”中丧失思考,沦为奴役。但本文通过对景观社会理论进行反思后认为这样的误解来自于对于“景观”、“历史”概念的错误认识。同时认为不能简单的把视觉景观的突出等同于故事叙事的衰退,“景观化”趋势下的电影着眼于观众视觉享受的变化是完全符合电影的基本逻辑。由此看来,重庆城市电影的“景观化”趋势完全有其存在的价值。“景观化”下的电影产业并不是失乐园的门槛,居伊·德波们也不应新技术的普及运用而懊恼。电影没有超脱一般的规律:它以自己在当时电影的技术与社会条件下可行的方式遵守着逻辑和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