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eng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北部,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河中游地区泥沙的集中来源区。砒砂岩地区一方面是黄河中游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与土壤侵蚀非常严重的地区;另一方面,该地区在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和保障我国能源核心基地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为了加强对黄河中游地区的生态文明安全建设,减少黄河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申请“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旨在对黄土高原砒砂岩区的治理展开研究。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的专题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项目区的基本概况进行现场考察和材料收集,根据抗蚀促生材料的各种性能对项目区水土保持效果进行研究和试验,其中包括抗蚀促生材料对砒砂岩抗侵蚀的影响试验、抗蚀促生材料对砒砂岩边坡促生效果的试验以及对砒砂岩原岩改性材料对淤地坝建设技术的研究,并建立示范工程。在砒砂岩区试验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砒砂岩地区抗蚀促生治理措施的措施立体配置模式,对坡面、沟道、道路的水土保持建设模式以及植物配置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总结,形成抗蚀促生集成技术系统,并建立示范区;建立砒砂岩地区抗蚀促生技术示范区监测评估方法和抗蚀促生综合效益预测模型,提出抗蚀促生立体配置优化模式,为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和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试验和示范区建设证明抗蚀促生材料在示范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得以成功应用,并且以此为基础示范区治理模式初显成效。项目区的建设工作从2013年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到2015年底,二老虎沟小流域已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84hm2,其中:造林230.5hm2、人工种草3.5hm2,封禁50hm2,流域内新建淤地坝1座,治理度达87.93%。项目区对坡面及沟道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解决了相关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和研发。项目区建立了一套监测系统,为科研工作和项目区治理保护工作提供保障。项目区试验工作包括大部分已经完成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计算机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新的硬件和应用领域不断涌现,然而人机交流方式仍然局限于键盘、鼠标及光笔等,这些交互方式虽然越来越熟悉,但它们限制了人机交
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此时施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目前我国施肥机械广泛使用的是外槽轮式排肥器,依次通过排肥管、开沟器进行条施肥。连续不断地施肥,肥料并
普通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每年都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为了尽量杜绝考生和监考教师的舞弊现象,人们就对考务工作的考场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体现高考的“公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陶瓷,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等性能,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但是由于碳化硅的共价键成分很高,所以
范式管理是管理过程最基础的环节.时代的发展促使现代档案管理的方式发生转变,为满足越来越旺盛的档案用户对于公共性的要求,需要将公共管理范式作为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