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稻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为解决人类温饱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由于光照、温度和土壤的差异对水稻生产影响巨大。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水稻产量。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将目光聚集在“增产缩差”上,我国水稻实现高产的同时,如何提高效率,也逐渐成为未来水稻产业发展目标。为了阐明粳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本试验在辽宁省主要稻作区盘锦辽河三角洲、东港东南沿海稻区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为解决人类温饱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由于光照、温度和土壤的差异对水稻生产影响巨大。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水稻产量。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将目光聚集在“增产缩差”上,我国水稻实现高产的同时,如何提高效率,也逐渐成为未来水稻产业发展目标。为了阐明粳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本试验在辽宁省主要稻作区盘锦辽河三角洲、东港东南沿海稻区和桓仁东部山地稻区开展研究。分别选取当地主栽品种盐丰47,丹粳20和吉洋100为试验材料,设对照品种沈稻505,于2018-2020年在各试验点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计4个栽培模式:基本产量栽培模式(BY)、农户习惯栽培模式(FY)、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和超高产栽培模式(SH)。本试验系统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产量差及贡献率和冠层形态进行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年际间产量受生长季积温影响,2019年最高,2018年最低;盘锦产量最高,其次为东港,桓仁次之;处理间产量随着栽培模式优化而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高产年份处理间产量差异增大。区域间产量以盘锦最高,其次为东港,桓仁次之。2019年,盐丰47在SH达到12.83 t/hm~2。超高产模式获得高产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较高群体生长率,与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等因子无关。2.干物质积累:辽宁地区粳稻产量进一步提升一定要增加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物质生产能力,特别是齐穗期前的物质生产能力,这将有利于水稻前期的群体迅速建成,提高水稻群体对温度和光能的利用效率。同FY相比,SH和HH在花后干物质提高了4.0%~26.9%。灌浆期光合同化协同提高茎、叶、鞘等器官的转运能力是辽宁地区粳稻产量缩差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3.产量潜力与产量差:光温生产潜力受于生长季内太阳总辐射量和总积温影响,为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盘锦地区生长季较长,生长季内平均内温度较高且作物截获的太阳总辐射量大,热量资源丰富,水稻群体光能利用效率高,产量潜力显著高于东港和桓仁。对4个不同产量水平的共性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栽培模式间产量差距存在递减关系,同Ysh-Yhh相比,Yhh-Yfy的增产缩差效果明显,可见选择适宜的水稻栽培模式能够合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产量,提升效益。4.群体特征和资源利用效率:超高产栽培模式水稻群体LAI适宜,冠层消光系数低,灌浆期功能叶SPAD和群体LAI较高且持续期长,协同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这些特性是超高产群体具有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干物质积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群体结构是粳稻高产的生理基础,产量在提升的过程中热量利用率、光能利用率与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因此,适当提高作物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并协同提高最大叶面积持续时间是辽宁地区粳稻缩差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高粱一般种植在瘠薄的边际土地,会严重影响高粱对氮素的吸收,进而影响高粱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作物受到低氮胁迫时,其根系会伸长,以最大限度地吸取更多的氮素来维持生长,因此,探索根系对低氮的响应机制是研究作物氮素吸收的关键环节。然而,关于低氮下高粱根系伸长的生理机制较少被关注。因此,本试验通过对100份高粱自交系进行耐低氮筛选,获得耐低氮自交系398B和低氮敏感自交系
开花期作为花生生长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对结实有重要的影响。东北花生区作为全国最北部的花生区,开花期低温出现的广度和强度都较高,对花生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因而探明花生开花特性对低温的响应规律以及对最终产量的影响,对东北花生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以栽培花生5种类型的7个品种,设置3种温度条件:低温组(昼20℃夜15℃)(L)、中温组(昼25℃夜20℃)(ML)和常温对照组(昼30℃夜25℃)(
本文评述了尼龙制品吸湿动力学过程,环境相对湿度、制品结晶度及分子结构与吸湿量的关系。通过热处理,增湿调节或γ—射线处理可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一种盐敏感植物,特别是在营养生长的早期,当土壤中可溶性盐浓度达到0.3%时即表现受害症状。因此,挖掘和利用优异耐盐基因培育耐盐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已构建的150份核心种质,利用SLAF-seq测序获得高密度的SNP文库,对8个苗期与耐盐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与耐盐性相关的QTLs,筛选和鉴定苗期耐盐候选基因,为水稻耐盐性研究和分子育种提
功能稻米在满足人们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需求的同时,又具有调节人体生理代谢等多种功能。功能性稻米的胚、胚乳、米糠中含有某种或多种高于普通水稻的的活性成分,一般具有特定的生理调节功能,是某些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重要食品。功能稻米主要包括高抗性淀粉稻米、有色米、低谷蛋白稻米、富微营养稻米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5大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稻米营养功能品质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相应种质资源的创新利
一直以来,以直立穗为代表的北方粳稻产量高但品质相对较差,以弯曲穗型为代表的日本优质米食味品质好但产量相对较低,如何平衡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协同发展,保证北方粳稻高产的前提下提升食味品质仍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试验以典型直立穗品种辽粳5号(LG5)和日本弯曲穗优质米秋田小町(AKI)为亲本构建的两对近等基因系作为试验材料,依据北方超高产粳稻施氮量及日本优质水稻低氮施肥模式,设置高氮H
试验于2020-2021年在沈阳市辽中区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北粳1702、沈农9816,两个品种均为中晚熟品种。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施入,基肥在耙地前施入尿素,蘖肥在60%叶龄时施入硫酸铵,穗肥在80%叶龄时施入硫酸铵,施量为195 kg Nhm-2,基蘖肥:穗肥设置6:4、7:3、8:2三种比例,其中基肥:蘖肥的比例均为6:4,设不施氮肥为对照(CK)。磷肥在耙地前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低钾胁迫下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协同调控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生理及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试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典型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在低钾胁迫下添加最适外源萘乙酸(NAA)的基础上施加不同浓度的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喜磷作物,缺磷制约大豆产量的一项主要因素。在农业生产中,会通过施用磷肥来缓解磷缺乏问题,但磷矿的资源有限,而且过度施用磷肥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种植磷高效品种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明确磷高效大豆对磷素吸收及转运的途径,对提高大豆的磷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磷胁迫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大豆的根系蛋白差异,确定与磷缺乏
为探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合理施氮方式与行距配置组合。本研究以沈稻9(穗粒兼顾型),沈稻505(穗数型),沈稻527(穗重型)为材料,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不施氮肥(N0)、农户方式(N1)、底氮减施(N2)、底氮后移(N3)4种氮肥管理方式,副区设常规方式(行距30cm,R1)、缩行增密(行距25 cm,R2)、宽窄行(行距40 cm+20 cm,R3)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