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式大口径楔形透镜定轴装置设计与仿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终端光学组件基准复制与校核平台工程设计”横向课题,所研制的定轴装置用于终端光学组件集束组件的光束定轴工作。我国正在建造的某高功率激光核聚变装置是用于进行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的大型工程设备,其中,终端光学组件实现对入射激光的倍频转换、谐波分离以及为精准聚焦到靶丸进行光束导向。随着装置能量的进一步提高,光束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靶场空间非常有限,光路布置也愈加复杂,这时就需要对多束激光进行整合。我国高功率激光核聚变装置终端光学组件集束组件采用近似3×3布置形式的阵列式楔形透镜进行八束激光的光束聚焦。但由于楔形透镜的加工误差以及集束组件的装配误差等影响,导致八束激光的聚焦焦点不完全重合,影响最终实验的结果,所以需要一套能够实现对集束组件八束激光的光束定轴方案以及定轴装置,保证光束的聚焦精度满足实验要求。本文参照一般工程设计方法,根据项目的任务需求,完成了一整套楔形透镜光束定轴方案及定轴装置。首先,提出两种阵列式楔形透镜定轴方案。第一种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分析透镜的位姿误差对聚焦焦点形状、位置及强度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找到聚焦靶面上到各焦点距离的最小值即为光束定轴的理想点。第二种是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透镜位姿误差影响聚焦焦点情况进行仿真,在聚焦靶面上直接可以获得能量最大点的同时,也验证了几何光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然后,以光束定轴方案为基础,完成了光束定轴装置的整机结构设计,具体包括两部分,即单路透镜定轴装置以及阵列透镜定轴装置。利用SOLIDWORKS对装置整机模型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对装置工作原理以及实际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证。详细设计了自准直仪运动调整平台以及标准镜运动调整平台。同时对阵列透镜定轴装置的控制部分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核心控制器、驱动装置等元器件的选型、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配置。最后,基于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自准直仪运动调整平台以及标准镜运动调整平台中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动静态分析校核,验证各平台的强度、刚度以及结构稳定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在智能车行驶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性,单一传感器或者多个同质传感器无法完全感知智能车周围的交通环境。因此,需要研究异质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案,利用异质传感器各自的优点,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调速性能好、单位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开展无传感器
[目 的]本课题通过体外构建人鼻咽癌细胞同期放化疗模型,诱导建立鼻咽癌放化疗抵抗细胞株,并利用生物芯片检测和筛选出导致鼻咽癌细胞放化疗抵抗的关键外泌体lncRNAs分子,研
高设防烈度区的混凝土结构对高性能竖向构件提出了客观需求,高强箍筋用于约束高强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小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避免强震时框架柱发生剪切破坏,高强钢筋具有更高的屈服点,在常规方形箍筋内增配圆形高强螺旋箍筋组成高强复合圆形螺旋箍筋骨架,在提高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更能通过外围复合箍筋与芯柱螺旋箍筋的“双重约束”作用有效提高构件的变形能力。开展高强双重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进而提出设
本研究项目选自国际能源署撰写的《G20国家的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sin G20Countries),属于以传递信息为主的能源报告类文本,英文原文信息量大且多长难句。笔者根据维
纳米银颗粒的熔点远小于块体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熔化和烧结,且烧结后的银组织具有与块体银相同的熔点以及相近的电导和热导性能。这一过程表明纳米银颗粒具有在低温加工后可
印刷电子技术作为一种可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大面积制备、简单而低廉的方法在近年来飞速发展,可以应用在传感器、薄膜晶体管(TFT)、太阳能电池以及射频天线(RFID)等众多领域。其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制备环保、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导电墨水,而金属纳米颗粒是构成导电墨水最主要的材料之一。然而,Ag纳米颗粒价格高昂且存在电迁移风险,Cu纳米颗粒又极易氧化,所需烧结温度过高。因此,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在低
1970年,吉尔莫在俄亥俄大学讲座上提出“契约的死亡”论题后,有人认为,契约已死,也有人认为这是契约死而复生的涅槃,世界范围内都开始讨论契约死亡。“契约的死亡”本质是时
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源于食管黏膜上皮,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等。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东亚地区尤其中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5
[目 的]选取鼻咽癌细胞株CNE-1细胞构建鼻咽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细胞模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确定鼻咽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lncRNA,并探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