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对50份旱地小麦种质的遗传差异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材料和理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分布在小麦21对染色体上的27对SSR引物对50份旱地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27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4.7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8个。与相关的研究比较发现,本试验所选材料的位点变异范围较小、平均等位变异个数较少。   2.根据27个标记的结果计算了5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在0.46-0.89之间,平均为0.68,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中,以西农811与西农928间的最大,为0.89,最小的是山农16与西农961,为0.68。聚类分析把50份材科聚类为8个类群,其结果较好地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证实了SSR标记用于遗传差异研究的可靠性。   3.本试验所选50份旱地小麦种质在雨养和灌水两个处理下株高、单株穗数、穗长、每穗的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7个农艺性状的表现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变异区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不孕小穗数,为33.03%和33.48%,其次是成穗数22.26%和22.96%,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小穗数,为7.03%和6.42%。   4.根据水旱条件下共14个农艺性状的表现,计算了50个材料间的欧氏距离,其变异区间为0.94-11.02,平均值为3.51。在这些材料中,欧氏距离最小的是西农961与运旱618,为0.94,欧氏距离最大的是碧玉麦与石家庄407,为11.02。利用农艺性状的欧式距离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把所有材料分为8个类群。比较了农艺性状标记和SSR标记的聚类结果,表现为两者吻合率非常低。   5.对50份旱地小麦材料7个农艺性状的旱水比值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种质间的性状旱水比值差异较大,说明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其他文献
利用1635份以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cv.Nipponbare)为受体构建的增强子捕获突变系,筛选获得了一个对铝毒敏感的T-DNA插入突变体。对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共分离分析,克隆了T-DNA插入的旁邻序列;同时利用突变体研究了水稻对铝毒敏感的机理;为水稻铝毒敏感基因的克隆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一个水稻铝毒敏感T-DNA插入突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因为慢病性具有持久抗性,所以研究小麦慢白粉病遗传,发掘其抗病QTL及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育种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慢白粉病品种鲁麦21与感病品种京双16杂交得到的F1、F2、BC1P1、BC1P2、200个F2:3和F2:4代株系为材料进行了慢病性遗传分析,利用1375对
目前对于甘蓝型油菜粒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QTL定位上,而种子发育及其遗传调控路径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研究利用两个粒重差异为20%的TSWA7a位点近等基因系,通过石蜡切片、D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