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商业街区既是城市传统市民文化、商业活动物质记录,又是哈尔滨城区空间整体风貌的场所及文化精神的承载体。随着城市发展中心的转移,以及商业业态模式的转化,道外区等哈尔滨市中心区域日渐衰落,而本地化的老城风情旅游需求却不断增长。历史商业街区及其建筑具有占地规模大、商住户多、商业业态种类多、建筑年代久远且破坏后不可逆等特点,因此对历史商业街区进行具体保护时,活态保护的设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哈尔滨道外历史商业街区三期为研究对象,基于保护性修缮,对街区及建筑的整体风貌及功能需求进行探讨,对街区既有的先期保护改造工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充分结合街区内的建筑现状和原有历史风貌以及商业业态运营方式的特点,提出适合该区域的活态保护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街区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街区建筑规划特点进行概述,然后提出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建筑院落、业态及市政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街区以历史遗产为主的建筑组成特点,归纳总结了基本的活态保护理论,并提出具有活态保护特征的操作机制,接着列举了活态保护在街区保护设计工作中主要方面运用的各个特点。最后本文以解决街区的现状问题和避免重复先期工程整体大片改造重建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为目的,探讨道外区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设计方法。首先提出应在通过规模控制、立面原真性保护、商业环境重塑等方式来延续街区整体风貌,然后提出了单体建筑院落保护具体方式,其中包括建筑业态选择、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以及商户参与建筑修缮。接着从区域基础设施更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共社会服务的相应方法。论文在论述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调研的资料和数据,运用类型归纳、数据分析、分区图表、问卷调研等多种方法,接着剖析国内国外相关既有案例中构成历史文化风貌的商业街区的相关要素,旨在为道外历史商业街区的活态保护设计提供定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