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的公共生活实践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有必要建设一个健康有序的公民社会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公共生活领域是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实现公共福祉,围绕公共事务而展开的生活空间。人们围绕公共事务而进行的公共参与和公共交往活动便构成了一种公共生活。教育承担着为公民社会培育理性公共人的使命,在合理的公民教育课程之外,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青年人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形式。研究尝试通过展现一个大学生社团的日常公共生活实践以及行动主体的相关感受和思考,来揭示这种自发自治的公共群体组织及其社会公共活动对于青年个体公共意识培养、公民品质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同时剖析其中存在的弱化或异化公共性的因素,探究可能的出路。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背景介绍和事实呈现为主,以期为后面章节的分析展开奠定基础。首先第一章描述了A团队所在的J大学的公共生活整体样态,追溯A团队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同时介绍本研究者在该团队中的研究经历。接着第二章通过对A团队队员的公共参与以及公共交往的考察来具体呈现团队的公共生活样态,比如说公共参与的内容、队员的参与动机以及参与的状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社会公众以及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共交往;接下来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三章则在前面所呈现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分析A团队公共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例如团队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公共价值和公民教育意义、团队相对良好的自治环境和社团内部的民主条件。最后一部分是第四章,该部分是对团队的公共生活问题的分析和出路探索,比如团队成员“做事”却不“参与”、“个体性意见”在“团队一致性”中的淹没使得队员参与的主体性价值得不到实现、团队的“家文化”理念对公共精神的影响和片面“正能量传播”的理性困境、队员对政治参与的误解等。笔者对于这些问题出路的探寻主要进行了理论上的追问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社团(尤其是社会服务型社团)服务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行动是具有公共价值的公民行动,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扮演着公共人的角色,但是其公共人意识还有待培养,良好的公民品质还有待进一步养成。这主要表现在参与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参与过程中公共理性的缺失,一定程度的政治疏离等。当然这些阻碍性因素有其社会环境(制度)原因,但这些有价值的公共参与和公共交往仍然需要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平台并加以引导。如何培育理性的、具有反思和批判精神的公共人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现实性课题。
其他文献
1809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从社会边缘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社会轴心机构。大学不再是世外桃源,开始关注、参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的社会化过程使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过戊戌运动、清末新政的洗礼,中国传统教育机构书院开始向学堂转变,奠定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基础。但这一转变经历戊戌政变的打击而变的错综复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形式,由此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在这些文化意识形态当中存在着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这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不断影响和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工作效率将直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再加上自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这种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缺乏认识、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因素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而受到高校的重
大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教学活动的核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载体,它不仅是大学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也是教育思想转变为大学教育实践的桥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08年后,我国各高等学校迎来了一批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90后
5-HT和组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两类重要的单胺能神经递质。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它们对非躯体性活动的调节,然而,起源于脑干中缝核(raphe nuclei)及延髓与脑桥网状结构(medull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高的医疗条件及医疗服务水平,也需要中医院校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中医人才。为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中医人才,人
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向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导经济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