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分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专门为管理和控制股票市场风险而设计的,由于引入对冲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股价的大起大落,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指数期货对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从而规避市场风险。因此,股指期货自1982年产生以来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金融期货市场的主要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股指期货品种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工具之一。所以不少国家在推出基于本国股价指数期货的同时,也相继推出外国股价指数期货交易。在我国,随着长达十年的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就绪,股指期货已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   作为衍生金融产品的股指期货,其要旨之一是标的物。我国股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成份类和综合类在内的股指体系。这数十种指数的设计原理和反映的侧重点差异很大,在此情形下对我国股指体系中主要的股票指数进行分析,既有参考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成七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综述;第二部分介绍股指期货的含义、特征与功能;第三部分回顾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介绍国际主要的股指期货品种及指数发展趋势;第四部分介绍我国的股指体系;第五部分对我国的股指体系主要指数进行分析,按照国际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对中国现有6个主要股指从套期保值效果与成本、流动性和抗操纵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介绍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市场现状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最后部分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不足以及对将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十九大的召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新要求,各类企业都加大了改革步伐,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每个企业正在面临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有效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尚未在国企之中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者的行为。中国国有企业应积极改革,改变现状,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和
伴随着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与“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互联网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提速,产品竞争更趋白热化。当前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供求格局对企业的库存控制能力要求空前严格,船用柴油机行业也不例外。库存控制的优劣受到竞争对手、市场供需、企业内部设计、生产环节等诸多因素影响,将库存控制置于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环境下进行研究,制定有效的库存控制策略,提升库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对解决库存管理问题,压缩资金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