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同伴教学应运而生。同伴教学是指学生同伴之间相互施教,共同受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从“教中学”的内在动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彰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对其学业成绩和情意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学文化中师道尊严的师生定位使得我们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充分信任,同伴教学一直游离在主流教学法的边缘。同伴教学法一再成为欧美国家研究的热点并非偶然,认知冲突论、跨能力脚手架式互动论和思维学徒身份论等认知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同伴教学的研究必须在把握影响同伴教学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和本国教学实际相结合才具有意义,在我国中学的教学生态下引入同伴教学必须争取行政的支持并处理好与现行课程体系的矛盾。此外,同伴教学的成功还取决于同伴教学的目标确定、课程领域、参与者的选择和搭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技巧、时间与地点、培训、监控和评价等诸多方面能否有效地本土化。在我国中学的学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耗时多、见效差的现象,我们试图将同伴教学应用到英语的词汇学习中来测定同伴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实验分控制组和实验组,使用调查问卷和期中、期末考试作为测量工具对两组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所得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同伴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对期中和期末考试的不当使用影响了实验的信度。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新世纪的同伴教学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初始阶段耗时较多、进度较慢与现有课程冲突等。然而它却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为我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找到了较好的切入点,它必将成为我国目前教学法的有力补充和未来改革前景中不可或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