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之一,住宅权的切实实现关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成为现今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住宅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公民的住宅权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在保障公民住宅自由权的同时,没有合理地保障公民的住宅社会权,在公民住宅权的社会权属性不断凸显的今天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住宅权,必须在保障公民住宅自由权的同时,充分地保障公民的住宅社会权,即需要国家的积极作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国的人权白皮书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其所规定的住宅权内容倾向国家的积极作为,体现了住宅权的社会权属性。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人权白皮书中的住宅权内容,以其为视角,来完善我国的住宅权制度。立足于此,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住宅权保障进行探讨。文章第一部分拟对人权白皮书中的住宅权进行理论分析,以期立足于人权白皮书对住宅权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梳理。通过对我国历年人权白皮书的梳理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历年人权白皮书主要从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住宅保障,保障性住房等三大方面描述居住及住宅保障的内容,实际上强调的是住宅社会权,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公民住宅权的有效保障需要国家的积极作为,需要注重住宅权的社会权属性。文章第二部分拟对人权白皮书中住宅权的保障困境进行分析。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住宅权保障面临着房价居高不下、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住宅质量问题突出、住宅平等权易受侵害、国家公权力侵犯现象屡见不鲜等诸多问题。文章第三部分拟对人权白皮书中住宅权的保障困境进行缘由解析。住宅权保障如今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未得到充分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住宅社会权理念缺失;二是住宅法缺位;三是住宅权司法保障阙如;四是行政权行使不当。文章第四部分拟对人权白皮书中住宅权的保障机制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住宅权保障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白皮书所提及的公民住宅权,保障其得以充分实现,笔者建议从宪法层面、专项立法层面、私法层面以及公私法协调层面对住宅权进行相应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