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著的《傲慢与偏见》原著与孙致礼和李献民翻译的两个汉语译本为对比语料,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重点探讨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手法上的异同,解释其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形合而汉语意合的特点,同时还探讨了英汉翻译中被动句互译转换的方法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由于不同的语言对被动句的使用有不同的方法,为了确保译文衔接合理,连贯流畅,译者不仅要注意源语和目的语在被动句使用上的差异,还要注意对表达手段进行适当的转换,用切合于目的语的表达手段来重构忠实、流畅的译文语篇。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1章绪论。首先,阐述了国内文学翻译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英汉被动句方面研究的成果及被动句对比翻译在国内翻译领域内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课题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最后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被动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结合语法化、信息结构、信息功效和语篇功能等方面,对被动句的结构以及用法提出认知理据,进行分析。
第3章《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语译本在被动句汉译方面的对比分析。随机选取《傲慢与偏见》第一卷前十章为定量分析样本,指出英汉被动结构在表达手段、使用频率和总体分布方面的特点,同时讨论了英汉翻译中处理被动句的几种方法。
第4章译文对比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通过分析英汉被动句的结构及其在汉译本中的不同翻译,按照其不同的翻译风格,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以促进今后翻译教学的发展。
第5章结论。本文从英汉两种被动句的特点入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被动句进行比较,找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被动句表达方面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的翻译,对于产生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英汉被动句的特点及其翻译模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加深对双语不同表达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文学翻译的得体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