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明研究区土壤的营养元素、有害元素及健康元素分布情况以及灌溉水、大气、农作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估。将评估成果与农用地的分等成果进行整合,取得的成果可以为基本农田保护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服务水平。对研究区表层土壤各元素指标进行了分级,基本摸清了研究区土壤的营养元素丰缺状况和环境污染情况。对于必需大量元素,P比较缺乏,N和K处于适中和较丰的水平。对于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不是很高,大多处于三四级,其中Fe缺乏比较明显。对于理化性质指标,研究区的土壤以中偏碱性为主,二者占到评估面积的85%。有机质含量较低,缺乏面积占到近60%。对于重金属元素,研究区含量普遍较低,As、Cr、Hg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的面积比例都占到90%以上。Pb含量稍高,其中Pb低于自然背景值的比例为84.01%,而Cd含量偏高,仅有20.56%低于自然背景值。对于健康元素,Se表现较为缺乏,缺硒和少硒的面积占到66.57%。筛选出一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指标,采用隶属函数线性模型对地球化学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经验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评估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总体上较好,一等面积比例为26.41%,二等土壤分布面积较多,占到评估面积的61.95%,三等面积比例为11.64%。研究区环境质量以二等土壤为主,占评估面积的64.46%,属于一等的土壤占评估面积的22.06%,属于三等的土壤占13.48%。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估结果来看,研究区土地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良好以上等土壤占全区的86.51%,优质等占2.45%,良好等占10.86%,中等土壤占12.70%,差等土壤在区内分布极少,仅占0.78%。研究区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农作物安全质量总体较好。研究区地球化学评估等级主要为2110,分布面积达202.80 km~2,占到评估区面积的50.92%。其次为2210、4110和3110,分布比例分别为19.33%、8.80%和7.52%。提出了一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的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物理叠加和化学叠加方法,获得的分等成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农用地原有分等成果所体现的空间上的差异,整体上分等等别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