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砂岩材料在分级循环加卸载受力条件下的损伤演化特性,本文通过建立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和从能量耗散的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岩样损伤破坏失稳过程。首先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函数和岩石应变强度理论,通过损伤力学理论,定义了损伤变量的表达式,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描述岩石循环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的损伤本构模型。然后,分别与砂岩分级循环加载和卸载两个阶段的试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参数物理意义明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砂岩材料在分级循环加卸载受力条件下的损伤演化特性,本文通过建立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和从能量耗散的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岩样损伤破坏失稳过程。首先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函数和岩石应变强度理论,通过损伤力学理论,定义了损伤变量的表达式,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描述岩石循环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的损伤本构模型。然后,分别与砂岩分级循环加载和卸载两个阶段的试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分析砂岩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演化规律,说明砂岩的损伤过程及受力变形特性。为精确计算每级能量参数,考虑了残余变形量、滞回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滞回环形状的形成。用能量储存率、能量耗散率描述了能量相互转化过程,并分析了循环次数与能量储存率、能量耗散率、残余应变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分级循环加卸载下的岩石损伤本构方程与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证明了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用该损伤本构模型得出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和损伤值能正确的反映出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能够描述岩石破坏的各个阶段。参数敏感性对本构模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从能量角度分析可知,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压密阶段,能量储存率最小,耗散率最大,变形量大。岩样高度压密阶段,变形量增速减缓,能量储存能力、耗散能力属于稳定状态。岩样在临近破坏的时候,处于加速损伤状态,各能量参数和残余应变在会发生突变,最终破裂失稳。(3)滞后效应对砂岩滞回环形状(“尖叶”状)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应变相位会超前、相等或滞后于应力相位,其中以应变相位超前于应力相位为主。岩样的不密实性使其在连续加载过程中,会快速出现塑性变形,损伤程度不断增大,变形速率也不断加快。因此,应变相位超前于应力相位的主要原因是岩样的不密实性,根本原因是塑性变形的产生。在加载、卸载阶段会出现应变相位滞后于应力相位的情况,受阻尼力对此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循环加载使砂岩高度压密,局部并伴有塑性变形,这对后续循环出现的应变相位滞后于应力相位的情况具有很大影响。图[29]表[3]参[52]。
其他文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众多金刚石颗粒构成的聚合体,即人工合成聚晶金刚石(Polycryatalline Diamond,简称PCD)在抛光、磨料等方面应用逐渐取代天然单晶金刚石成为主要消耗品。纳米
疲劳是重复加载引起的破坏形式,时域的方法计算量大,因而研究频域的谱方法很有必要。工程实际中,材料所处的载荷环境十分复杂,有常幅交变载荷,不定振幅比例载荷,非比例载荷等
盐胁迫是一类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盐胁迫会引起植物各种生理变化和适应性反应,这些生理反应过程都需要通过植物细胞感
地理国情增量数据是目前地理国情数据库更新的基础数据,反映的是地理实体变化部分的信息。增量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相关应用与宏观决策,但地理国情数据空间关联丰富、属性结构复杂,在增量图斑(要素)提取时存在图斑(要素)无法完全匹配、人员和硬件环境要求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ArcMap提供的功能模块,研究地理国情变化图斑(要素)识别和提取的规则,提出基于空间位置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推手的社会化推广策略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太极推手的推广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传播科学健身理念;组织各种层次的交流展示,提供太
目的:探讨1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收治原发性肝癌(PLC)初治患者175例为
为进行γ能谱分析,需要减少、抑制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涨落。针对常用平滑滤波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使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复杂的γ能谱进行平滑滤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更有
综述了湿法磷酸净化的常用方法及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溶剂萃取法工业化流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由四川大学和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共同开发的溶剂萃取法净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决定着我们党的肌体是否健康、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国家政治局面是否稳定。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全面从严
通过分析北郊水源地砷污染现状、黄河对地下水补给和影响以及黄河水质泥沙中砷含量与地下水关系几个方面,研究了黄河水体对地下水砷超标的影响。检测数据表明,水源地区域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