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无疑是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根本属性,以及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武术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将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我们每一个武术人身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在目前软实力相互竞争的时代,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怀有“美人之美”的包容精神,武术与跆拳道同属于东方武技,但却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两种武技传播的速度与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跆拳道的成功传播经验是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拉斯韦尔“5W”的传播模式为基础,针对武术与跆拳道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环境,受众等基本要素进行系统性,相对性的比较研究。研究认为:1.从传播者出发:武术官方组织之间是横向的相互合作关系,跆拳道官方组织之间是分立与相互竞争的;武术人际传播中,传播者注重传承观念,跆拳道的传播者则注重传播的观念。2.从传播内容出发:散打的技术特征较为复杂多变,武术的段位制设置应当更加科学细化,武术文化传播方面应当受到重视,传播者传播武术的同时,应当融入现代化教育的理念。3.从传播渠道出发:武术与跆拳道官方组织传播大都采用竞赛,表演等方式,停留在浅层次传播的层面上,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比例极低,并不利于武术的深层次传播;武术人际传播渠道以师徒传承为主,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跆拳道则以道馆的师生教授为主,传播范围较武术更广阔。4.从传播环境出发:武术官方组织传播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遭到两次停滞,以武术入奥为目标,传统武术受到冷落。跆拳道则受到政策的影响,不断推动积极发展。人际传播从文化背景因素来看,武术在相对封闭的内陆文化环境中产生,跆拳道则因韩国开放的岛屿文化得到兼容并蓄的发展。5.从受众出发:武术与跆拳道组织传播受众以青少年居多;武术人际传播受众年龄受到拳种本身技术特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跆拳道人际传播受众总体偏向于青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