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肃文学是古代文学的主流,充满调侃嘲戏意味的俳谐赋自产生起就一直处于文学边缘,但正是这种边缘化的处境,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与涵义。历史地看待俳谐赋的发展,汉代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俳谐赋出现,俳谐赋作家在这个时期虽然被视为“俳优”,但是他们的俳谐赋作却不是娱乐君王的俳优唱辞,而是语辞诙谐内容深刻的艺术作品。但这一时期的俳谐赋创作主要依据个人好尚,并不构成风气,俳谐赋数量不多,没有统一的内容或语言特征,驳杂但颇有生趣。诙谐内容深刻的艺术作品。魏晋时社会嘲谑诙谐风气兴起,成为俳谐赋发展的温床,这类赋作数量大增,内容与形式上都继踵汉代,而且思想内容浅俗的作品占很大一部分。魏晋虽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它为俳谐赋的创作风气推波助澜,但大部分作品模拟汉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展现出极强的讽刺批判力度,实现了对汉代俳谐赋的突破。及至南北朝,俳谐风气继续在士人中间顺延,相较于前代,南北朝俳谐赋,在辞采声韵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在语言技巧上可以傲视两汉魏晋,但俳谐赋作家创作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关注点也与汉魏不同,大多数文章采取同一形式,汉魏活泼生趣已失。对这一发展过程,本文以重点作家作品为例,力图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涉及俳谐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追溯俳谐赋的起源,讨论先秦讽刺性和戏谑性民谣与俳优语言表演对俳谐赋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讨论汉代俳谐赋的发展状况,讨论这个时期俳谐赋创作呈现出的个人性与多样化,以及俳谐赋谐趣建构的方式与旨归,讨论汉代俳谐赋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 第三部分在两汉俳谐赋基础上,讨论魏晋俳谐赋创作状况的变化,以社会风气、文人心态的转变为背景分析了这个时期的俳谐赋数量大增的原因,探讨魏晋俳谐赋在谐趣建构上对两汉作品的仿拟,以及魏晋时期少数几篇突破仿拟俳谐赋作,以及这些作品对谐趣建构方式的丰富,和对意旨的深化。 第四部分讨论南北朝俳谐赋在汉魏基础上形成的独特风貌,拟公文体俳谐赋在文坛的流行,士人对游戏笔墨的偏好,探讨南北朝时期俳谐赋的谐趣建构方式以及文字表现力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