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与社会排斥——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我国民族地区连续发生几起震惊中外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引起人们的深思。2009年新疆爆发的“七五事件”,带来重大损害,严重伤害民族感情。事件矛盾的焦点是流动人口,因而研究他们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各民族团结共荣、推进新疆城市化进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选题通过在乌鲁木齐市的实证调查,对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多维社会排斥进行分析,在学术上提供一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排斥和融入的案例,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整体的流动人口研究添砖加瓦。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结合的方式获取调查资料,调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2010年8月和2011年6月到8月两次。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六个社区进行了总计261份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其中维吾尔族243份,这243份构成了全部的样本。鉴于新疆的特殊性,抽样方法并没有采取严格学术意义上的概率抽样,而是采取了立意抽样,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入户。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走访全面,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所调查样本有代表性。访谈主要在赛马场社区和雅山社区进行,每个社区进行了10份的深度访谈,总计20份。统计分析从家庭情况、经济收入、职业获得、文化认同、社区认同等方面,统计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频数、百分比等指标,并对不同变量之间做方差分析及相关关系鉴定。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向我们呈现的是一种非融入式的社区生活。他们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居住于广义的城市社区中,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低,社会网络拓展不足,文化认同和文化消费都没有达到城市居民的程度,在政治参与上更是因为与自身利益关系关联不大而兴趣缺乏。在城市空间上,与城市居民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野,双方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缺乏交往空间和机会。虽然在社区融入上有较强的主动意愿,但是社区能够给予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基础设施和保障薄弱,使他们在社区难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生活保障。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受到经济、制度、文化、空间、社会网络五个维度的排斥。难以融入城市社区。   最后提出,作为研究者和其他社会主体,能够给予帮助的角度。
其他文献
试验发现 ,新试剂 N-烯丙基 - N′- (对苯磺酸钠 )硫脲在氟化钠和 2 mol· L- 1 盐酸介质中与 Pd( )生成黄色配合物。在此条件下 ,能与 Pd( )共存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常温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向城市。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
在承袭家庭养老传统的中国社会,家庭是为老年人提供照顾的主要单位。家庭成员作为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承担着繁重的照顾责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家庭照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独树一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东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物质载体,在东方地平线上投下了磅礴而巨大的历史侧影。它映射出的美学精神
目前,对空气和废气中的硫化氢的测定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环境空气中的硫化氢的测定采用GBZ/T160.33-2004硝酸银目视比色法。硝酸银目视比色法由于黄褐色硫化银胶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很多学者都在关注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状态、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以税费改革及其配套政策为分界点,出现了不同治理样态和困境。本文通过乡村治理组织、钉子户、强势家族、混混等力量在乡村社会中的展演逻辑分析以税费改
学位
污名是一种带有消极和贬损意味的分类范畴,污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传统的污名研究倾向于将污名认为是一种不为公众接受的“特质/差异”的结果。然而,因意识到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