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机动化交通的发展使得城市原有适宜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出行的空间被破坏,城市内部通过压缩慢行交通空间来满足机动化交通的出行需求,导致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等问题的加剧。这种过度依赖小汽车的交通出行模式迫切需要通过构建合理的自行车交通路网、完善自行车交通系统来调节,体现“以人为本,共享公平”的城镇化核心原则。城市交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机动车的移动,可达性表征的是出行者移动的难易和便利程度,因此本文以提高自行车出行可达性为研究出发点。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自行车交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交通可达性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自行车出行者不仅在出行方式、占用资源等方面与机动车交通不同,微观层面的出行者生理和心理感知也有所差异。通过设计城市自行车骑行试验,探究自行车出行者心境状态、心理负荷等心理感知与心率、体能消耗等生理感知,在不同类型自行车道下的变化规律。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得到交通出行环境与生理、心理感知存在内在联系。其次,本文以生理感知和心理感知作为关联出行比例与骑行距离的中间变量,用负指数函数拟合得到基于体能消耗的生理感知阻抗函数、基于POMS指数的心理感知阻抗函数。同时提出有效距离的概念,通过已得到的阻抗函数,对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道进行有效距离的标定。最后,本文总结和梳理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达性模型,着重分析并修正了累积机会可达性模型,将特定出行距离阈值内所能接触的机会规模作为自行车路网可达性的测算指标。本文以有效距离为依据给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道赋值,得到了基于生理和心理感知的自行车路网可达性模型。可达性模型通过ArcGIS网络分析模块应用于特定研究区域,得到了1km、2km、3km通勤出行圈的可达性指标。研究表明自行车路网布置、出行者感知、土地利用模式都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感知可达性模型可以应用于城市内部打造不同级别的通勤生活圈,为可达性导向的自行车路网规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