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抗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进程,也使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于抗战的研究自爆发以来即成为中外学界的一门“显学”,在历史学“下沉”背景下,建筑和城市从社会经济史的物化空间进入到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战时重庆住房问题是反映战争状态下中国城市社会变迁重要的历史现象。论文主体架构共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与结语。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与意义,认为住房对于人类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使个体生命获得安全与健康保证,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住房也是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标识,考验着执政党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同时,在当代世界,如何让人们诗意栖居也是研究住房问题的重要动力。对于战时重庆住房问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抗战史学理论研究深度,为城市社会史研究开拓新视野,而且对于政府解决民生困局有着观古照今的实践作用。正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战前重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战前重庆经济已在西南诸省独占鳌头,但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社会问题突出。在居住方面,受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影响,整体居住环境欠佳;城市房租并不昂贵,除了繁华地带人口集中以外,整个城市住房并不拥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城市建制不断演进。为解决居住问题,重庆建造了公馆、别墅、平民新村等各类住房,也建造了一大批具有战争特色的“抗战房”,甚至防空洞也用作临时“住房”,重庆的住房呈现多样化形态。第二章阐述战时重庆城市住房困境诸多面相。既有承租人面临的缺少房屋的艰难,也有出租户面对租金上涨受限、拆迁补偿款难以到位、建筑房屋动能不足等困扰。住房匮乏给重庆人民带来了诸多生活困难,甚至影响了民众健康与生存。第三章分析战时重庆住房困境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战时重庆住房问题导致的纠纷是战时社会主要的纠纷类型。住房缺乏以及居住环境恶劣,易产生狭隘心理或造成失衡心态,助长了种种反社会行为。战时重庆住房困境造成的社会分裂,不仅造成战时阶层之间的不满和对立,也使团结抗战蒙上阴影。第四章审视造成战时重庆房荒的原因。在诸多可见的因素中,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是造成战时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的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失去家园,涌入大后方,远远超过了重庆等城市承载力。日军对重庆的轰炸也造成房屋损毁至少达到城区房屋数目的三分之二以上,加剧了重庆城区住房困难。第五章从立法角度阐述房荒治理。法律是组建国家机构与实施社会管理权力的有效工具。国民政府为解决战时重庆房荒问题,密集立法,建构战时重庆临时的稳定性社会秩序,从法律政策层面基本完成了战时房屋救济任务。战时国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第六章阐述由于重庆战略地位突显,国民政府加强了掌控重庆。重庆市政建设受到国民政府中央制约而不再完全是一种地方行为。重庆市政府积极应对房荒,执行战时重庆城市住房的规制和调剂政策,从房屋建设、住宅租售、住户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第七章从民众的视角阐述应对战时重庆房荒困境。在战时重庆,实施国难自救成为战时重庆社会共识。面对战时重庆城市房屋的困境,重庆民众积极参与解决住房困境,通过多种途径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度过了战时重庆住房最困难时期,为抗战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文章结论认为:消灭战争,就要研究战争;住有所居,就要研究“住房问题”,全文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回抗战时期历史现场,审视抗战图景下,重庆城市住房短缺的严重状况,透视战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不幸;二是探讨导致重庆城市住房困境的原因,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是造成战时重庆城市住房困难乃至中国人民生活不幸的根本原因;三是通过对战时住房困境的解决,书写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自强的抗战精神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希望与追求;四是梳理战时国民政府、重庆地方政府以及民众个体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反思当今城市治理中住房问题解决之道。结论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战时重庆住房问题研究的目的和历史价值。认为,战争时态下的重庆城市住房绝非是简单具有居住属性的人造建筑,战时重庆城市住房的匮乏、损毁、重建、纠纷以及围绕住房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已和日本侵华、抗战大业、种族延续、民族存亡、国际观瞻等紧密相连。住房问题是战争时态下重庆人民真实生活的呈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物理形态的寄托,是体现战时重庆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屹立不倒、坚强不屈精神的“最有力的表征符号。”结论对论文研究主旨进行了认真反思,呼吁人们以史为鉴在历史进程中反思如何制止战争的发生和延续;反思如何应对战争、灾难造成的千千万万无家可归的难民潮;反思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安宁栖居地球做好前行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