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一种属于担子菌门绣革菌科的陆地多孔药用真菌,主要生长在北纬45-50°的寒冷地区。早在16世纪,桦褐孔菌作为一种有效的且低毒性的民间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桦褐孔菌的特殊药用价值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其中,多酚类化合物已被证明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ECG、EGCG和Phelligridin G等大分子酚类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于野生桦褐孔菌的生长环境苛刻,资源匮乏,因此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从产生的发酵液和菌丝体中获得桦褐孔菌多酚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论文首先比较研究了桦褐孔菌子实体和液体发酵产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组成的差异,验证了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培养桦褐孔菌来获得大量活性多酚的有效性。我们研究组已有的研究表明,木质纤维素和表面活性剂均能分别提高桦褐孔菌多酚的产量和抗氧化活性,本论文提出了木质纤维素和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的新思路,探索了麦秆和曲拉通对桦褐孔菌多酚的产量、抗氧化活性和组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麦秆和曲拉通的促进机理,研究了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中三种成分的降解率和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1、相比桦褐孔菌子实体多酚萃取物,液体深层发酵产生的胞外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多酚萃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15.39%和22.12%。ECG、EGCG、Phelligridin G、Davallialactone和Inoscavin B等较强抗氧化活性多酚单体的含量显著提高。从而证明了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培养桦褐孔菌,能够获得高产量、高活性的多酚类物质。 2、基础培养基中添加麦秆后,促进了胞内外多酚的合成,使胞外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和胞内多酚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95.21%、275.39%、83.13%和141.33%。曲拉通与麦秆的共同作用则进一步提高了胞外多酚的产量,使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多酚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34.04 mg/L、456.23 mg/L和498.57 mg/L,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分别增加了333.79%、842.20%和131.70%。 3、麦秆培养基中胞外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胞内多酚萃取物(100 mg GAE/L)的DPPH清除率分别达到了57.77%、54.20%和54.14%,而麦秆+曲拉通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胞外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使得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多酚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86.32%和79.33%,同时胞内多酚的DPPH清除率为51.15%。说明曲拉通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胞外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这与高活性多酚的产生密切相关。 4、分析比较了基础培养基、麦秆培养基和麦秆+曲拉通混合培养基的最大活性多酚的单体组分,麦秆的添加促进了黄酮类物质如ECG、EGCG和Davallialactone等大分子多酚的合成,麦秆和曲拉通的共同作用对胞外多酚中黄酮类和大分子多酚类物质显示出了更强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促进了高活性多酚ECG、EGCG、Phelligridin G、Inoscavin B和Davallialactone的合成。 5、桦褐孔菌作为一种白腐真菌,对木质纤维素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麦秆培养基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0.1%、48.7%和67.8%;加入曲拉通后,增加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使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4.6%、66.2%和76.7%。通过进一步对几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研究发现,麦秆和曲拉通的共同作用能够增加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提高了最大酶活力,其中酶活性增加较多的有:MnP酶最大酶活增加了40.89%;半纤维素酶最大酶活增加了143.56%;滤纸酶最大酶活增加了80.00%。 总之,桦褐孔菌液体发酵培养产生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比子实体多酚提取物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更高含量的活性多酚,而且液体培养条件对桦褐孔菌发酵多酚的产生、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有重要影响,表面活性剂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共同作用是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