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闽南回族文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闽南伊斯兰族群——闽南穆斯林“蕃客”及回族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闽南回族文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在多重社会因素影响下的闽南回族族群及其文化是如何发展与变迁的。 本文以社会史的角度,将早期来闽的穆斯林“蕃客”群体视为一个族群社会来分析,从各个时期伊斯兰教宗教载体的发展演变历程,来分析闽南伊斯兰教的兴衰嬗变。同时,借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分析闽南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并进一步探讨了闽南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过程,认为闽南回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族际间不断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中产生的。本文还注意将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和涵化的理论运用在闽南回族研究当中,力图对闽南回族族群认同的变迁和社会变迁做出历史人类学的分析和阐释。闽南回族文化认同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族群为了适应、竞争、分配新的社会资源与生存环境,不管是在明清时期“汉化”过程中,还是建国以来的“民族复兴”运动里,闽南回族所强调的不同文化特色,是他们用以表达族群认同的一种象征资本。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人格品质、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时候,相应的英语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除了自身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还要十分关注学生们的情感世界,积极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简单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随着农民流动及村民自治研究的蓬勃兴起,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视角入手,把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放在农民流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进
使用性能检验是检验结构或构件实际受力状况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但鉴于网架结构自身具有的特点,对其进行使用性能检验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相对较
加强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成效测评是提升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党危机的警示性以及测评的价值性凸现了加强党组织执政能力测评的必要
油画源自于蛋彩画,由画家扬·凡·艾克进行改良以及推广,绘画艺术本身的意义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人物画多是以宗教为题材同时又展现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团体或个人肖像创作。 O
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引入电阻率不规则因子概念,探讨了膨胀土样膨胀量与其相应电阻率不规则因子的内在关联,揭示了膨胀土样膨胀性能的内在结构机理。同时,提出消膨因子概念,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就成为我国目前首要的政治问题。而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则是我国民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