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自印度的帕拉瓦文字于公元5-7世纪传入东南亚海岛和半岛地区,后来演变为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内各民族的书写文字,对这些国家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印度文化与泰国文化互动的鲜活例证,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传播与演变历程无疑值得关注,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帕拉瓦文字的原型——婆罗米文字诞生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是辅音—音素文字元音化的产物。印度人在辅音—音素文字基础上,参照“曼荼罗”结构重新设计,形成了附标型音节文字。公元3-4世纪,婆罗米文字的南北分化越来越明显,并最终形成了“北方系”与“南方系”两大不同种类的文字。帕拉瓦文字诞生于公元5世纪左右,属于婆罗米文字的“南方系”后裔。帕拉瓦文字在继承婆罗米文字附标型音节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辅音符号概念。辅音符号使帕拉瓦文字不需要大量合体符号便可以表示复杂的复辅音,在表示韵尾辅音时辅音符号也更加灵活,它使帕拉瓦文字的符号数量减少。随着南印度与东南亚交流的不断深化,帕拉瓦文字在5-7世纪逐步传入东南亚并在8-9世纪间产生“后帕拉瓦文字”。后帕拉瓦文字保留了附标型音节结构,字形与帕拉瓦文字略有不同。孟高棉人熟练掌握帕拉瓦文字与后帕拉瓦文字的写法后,主要用于书写梵语和巴利语,有时也书写少量的高棉语和孟语。10-13世纪,孟高棉人在继承帕拉瓦文字附标型音节结构的基础上创制了古孟文字和古高棉文字,并大规模地用于书写本民族语言。泰人来到中南半岛后,以古高棉文字为原型,参考古孟文字部分特征,创制了泰文字。不同于孟高棉文字,泰文字不再是附标型音节文字,它只保留了附标型文字的外形特征,文字类型更倾向于元音—音素文字。13世纪后,泰文字、古孟文字与古高棉文字演变为帕拉瓦文字在泰国境内的三大支系。泰文字传播到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产生了豆荚泰文、尼贴泰文和小泰文;古高棉文字在泰国境内演变为泰国高棉文字,成为中部地区的经书文字;古孟文字传播到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产生了兰纳泰文与多坦文,分别成为当地的经书文字。19世纪后,伴随中部地区曼谷王朝的兴盛,泰文字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一方面泰文字实现了文字规范化,另一方面泰文字在中央政府的扶持下,强制推广到其他文字使用地区和领域,以国语字的身份在泰国社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作为帕拉瓦文字变体的泰文字完成了对泰国境内各种文字的“再统一”。泰文字的形成是印度帕拉瓦文字历多种途径、多条线路、多个“中转站”之后,再经本地文化的吸纳融合与“再创造”才最终实现的,在源自印度的文字符号上刻有深深的泰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