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常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常常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有关。本文中所指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与课堂教学目标不符、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违反校纪班规的一种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学阶段教育教学实际中非常普遍,它不仅会严重干扰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自己及他人的正常学习。而教师应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率,而且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依托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并结合现状调查,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地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现状。第二章笔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作了界定,并提出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和特点。第三章则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借鉴社会学的冲突理论、管理学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明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本质和特点,为提出有效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对中学阶段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以影响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为主。而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由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的教育失策、教学内容不适和环境因素影响所引起的。教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以不影响正常教学为原则,多采用明确提示方式,训斥批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暗示方式应用比较频繁,但学生对暗示方式的敏感性具有年龄差异。而影响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职业兴趣、对待学生的原则、师生关系和教师情绪。第五章在课堂问题行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即:积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制止课堂问题行为并最终通过心理疏导和与家长沟通,彻底消除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