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各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发展经济学重点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达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才可能最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所以充分认识剩余劳动力问题合理安置剩余劳动力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还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民工自发进城这股“热潮”持续了很多年,为推动我国转轨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我国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但令人费解的是,就在“民工潮”持续了一些年后,2004年“珠三角”开始出现了用工荒现象。之后,用工荒现象开始由沿海向内地、由局部向全局、由周期性向长期性蔓延,许多城市的企业面临招工难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总的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但是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民工荒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的影响?弄清出这两个问题同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所研究的是在农村劳动力过剩背景下的民工荒这样一个矛盾现象。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导言主要是对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作了说明,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四元经济结构以及劳动力转移的界定,还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理论综述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做了理论综述。第一部分主要是把劳动力流动中的经典理论做以概述,其中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唐纳德.博格的劳动力流动“推--拉”理论、斯加斯塔德的成本—收益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学者对民工荒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学者在民工荒对我国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第3章对我国历史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的产生历程进行了回顾。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虽然巨大,但是受历史背景、政策限制、科技落后等原因限制,劳动力一直被束缚,没有显性的剩余劳动力存在,直到改革开放后剩余劳动力才逐步释放出来。城市出现大量就业机会后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这样最初的农民工就出现了。第4章从四元经济视角对我国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探究,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四元经济结构,把其分为四个部门:农村传统部门、农村企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传统部门遭遇民工荒是因为该部门提供给农民工的净收益明显小于农村企业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城市现代部门遭遇的民工荒其实质是技工荒。第5章主要分析了民工荒问题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纠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福利对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过于依赖优势劳动力投入也使我国转轨经济遗留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效率低下、技术滞后等。本章分别从民工荒对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纠正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第6章通过总结前面的分析和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合理的应对民工荒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7章对全文所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