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四列藻为材料,对其在环境因子胁迫下产生补偿和超补偿作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同时,对其在补偿生长过程中细胞生理生化等方面的一些变化规律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本研究的意义是期望进一步为微藻补偿和超补偿作用的理论性研究提供科学资料,同时为人们在实践中利用微藻的超补偿作用的某些规律去进行有益微藻的养殖,以及进行有害微藻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四列藻置于营养限制胁迫、光限制胁迫、低盐和高盐胁迫下培养10天,以正常条件作对照。然后,解除胁迫,在相同接种量和相同其它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将处理组藻和对照组藻都置于正常条件下培养10天。在藻生长过程中,对其细胞数、叶绿素a、生物量、细胞内蛋白质和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其它相关参数做了计算和比较。 结论:四列藻在解除胁迫后的恢复生长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超补偿生长现象。与相同接种量和相同其它培养条件的对照组(持续在正常条件下培养)比较,两者间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四列藻超补偿生长的主要表现是: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藻生长的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细胞数增多,叶绿素a含量提高,生物量增高。其中,营养限制胁迫处理组、光限制胁迫处理组和盐胁迫处理组在恢复生长阶段,细胞数净增率最高分别达:121.1%、31.6%、35%;叶绿素a净增率最高分别达:90.8%、33.9%、46.7%;生物量净增率最高分别达:95.3%、34.8%、36.9%。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到了生长后期,由于受到环境容量的限制,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各生长参数都趋于一致。同时,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和蛋白质/糖的比值(P/C)在受到环境胁迫后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当恢复正常培养条件后,它们的值都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趋向正常水平变化。另外,营养限制胁迫和光限制胁迫下产生的超补偿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培养过程的初中期,而对于盐胁迫下产生的超补偿作用,由于渗透调节过程的“滞后效应”,因而其在培养过程的中后期表现得更明显。经分析表明,微藻所存在的超补偿生长特性可能是赤潮暴发的生物内源性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