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回顾中国27年国企改革历史,试国理顺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脉络,揭示国企改革之所以至今没有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论文以对制度的阐述为开端,研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做深入的分析。通过政府行为对国有企业改作用的作用探讨,希望得出政府行为如何才能促进国企改革的发展结论。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经济制度的演变。 从大的方面看,对经济制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视经济制度为社会本质的特性规定。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二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制度就是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1、经济制度是为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产生的;2、经济制度是对个人或组织或团体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的一种约束,是对个人行为空间的一种界定;3、经济制度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4、经济制度是一种公共用品。 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周期性的,没有永远适合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当前的经济体制在各个方面都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需要改革创新。 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拥有、经营控制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一种界性的现象。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在规模和作用上有所不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中国国有企业产生于以陕甘宁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新中国后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此时的企业不能称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能称之为社区性组织或国家大工厂中的一个车间或班组。 当前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企业的功能定位必须参照西方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然后加上转轨经济时期企业的功能。 我国的国企改革大至上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阶段;第二阶段是承包经营制阶段;第三阶段是转换经营机制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第五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国企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目前国有经济规模仍然过大,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产权制度不明确,下岗人员太多无力安置;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有效的经营者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难以形成多元投资为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很大,个体平均规模很小;国有企业行业分布过广过散,国有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与国企改革 产权是基于财产的行为权利。它的特点是独立性,排它性、分解性、流动性。产权又分为私有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和公有产权。 产权的功能在于他对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内在机制的作用。它具有责任明晰功能;外部性内部化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收益分配功能。 所有制和所有权不同在于所有权是从法律意义而言的,所有制则着重强调财产经济济关系。所有制是基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 产权制度是由于生产资料的归属、占有支配、使用关系被进行分割,并通过一定形式规则化、制度化,从而形成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和所有制是不同的一个层次的制度,所有制是更为根本的制度,产权制度受到它的制约。 现代产权制度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1、是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一项基础任务;2、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意识和主动性;3、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4、有利于完善基本经济体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搞好清产核资,明确产权要归属;加快建设国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多元化的步伐;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让产权有序流动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国企改革 现代公司制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起来的。是有一整套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治理结构,以及资产负债平衡,独立会计等主要管理内容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机制。 现代公司的特征是产权高度分散,多元化;公司责任明确,确立了财产有限公司,现代公司实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并由此形成相互制衡的组织制度。 公司治理的含意包括: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处理股东与经理间的关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通过建立一套约束激励机制,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国有企业改革之初跟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最大特点就是政企不分,直接后果是效率低下,责任主休缺乏,企业没有活力,产生高昂的治理成本。 改革以后,虽然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但存在内部人控制,“新三会”形同虚设,治理方式换汤不换药,经营者激励和约束不足,国有产权一股独大等问题。 只有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多元化。着力推进国企业股份制改造,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五国企改革中的政府行为 我国的政府是社会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政府行为就是为人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的利益并不必然代表是社会利益。 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行为具有二重性,必然阻碍改革进程。规范政府行为,确定政府行为边界。政府行为必须受到监督和约束,才有利于国企改革。 结论: 国企改革已至关键时刻,能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公司治理结构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些改革必然触及经济制度这个敏感问题,如不有所改变,国企业改革恐怕难以有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