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NH3通量及生物炭技术对农田NH3挥发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3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H3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的重要产物,其挥发损失是氮素气态损失的重要途径。NH3挥发不仅造成土地关键营养元素的流失和农业经济效益的低下,。而且危害生态环境。长期以来,众多研究集中于农田和草地在施肥过程中NH3挥发通量的观测研究,很少涉及无人为扰动的土壤,如天然草地等。我国天然草地面积约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如此大面积的土地上NH3挥发通量的观测研究迄今未见研究报导。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施肥所造成的NH3挥发量每年约2亿吨。认识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对NH3挥发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机理,对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科学、经济和环境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草地NH3挥发通量进行了昼夜原位观测研究,及生物炭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应用中对NH3挥发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原位观测,并对其地球化学机理进行了认识。研究发现:   1.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草地土壤NH3的释放通量较小,昼夜平均值在-2~2μgNH3/m2/h之间,并且多表现为对大气NH3的吸收。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决定了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降水对土壤的湿润作用是影响土壤NH3释放通量的最主要因素,它掩盖了诸如pH值、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对NH3释放通量的影响。降水的湿润促进土壤NH3释放,而干旱少雨抑制NH3释放。根据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小的事实推测,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草地土壤NH3交换通量应以大气NH3的沉降为主。NH3的挥发不可能构成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氮循环的主要影响因素。   2.对贵州开阳县喀斯特地区石灰土旱作农田土壤NH3挥发的生物炭实验观测研究显示,土壤NH3挥发通量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NH3通量不仅受农田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的影响,还显著地受到秸秆等生物质的燃烧对大气NH3浓度增加作用的控制,由此而大大削弱了土壤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NH3挥发的影响。不同的生物炭施用量在个别情况下与土壤NH3挥发通量的差异有关,但总体上没有发现不同生物炭施用量之间NH3挥发通量的系统差异。   3.室内土壤培养实验显示,生物炭的施用提高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大幅度降低土壤氮素的淋失量。通过对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而提高了土壤NH3挥发的潜力。对此机理的认识被室内土壤NH3挥发通量的实测结果所证实: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NH3的挥发通量相应增加。但NH3挥发通量具有很强的时间变化性,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施用土壤在尿素施用10天之后NH3的挥发通量即降低到接近相同的水平,80天后所有土壤处理均变为对大气NH3的吸收,NH3吸收通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与野外观测结果的不一致之处进一步说明了影响土壤NH3挥发的条件存在轻重与层次之分,因而将在一地区研究中获得的认识机械地应用到另一地区是不恰当的。
其他文献
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的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的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
随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过渡元素同位素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Mo同位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指示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有效指示剂,已经得到了国
学位
本文以青海省乌兰县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层的分布特征、变形特征、岩石学等特征研究、填补了前人对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研究的不足,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地球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元古界地层、沉积及叠层石,在已有东天山地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研究区元古界进行了重新厘定,解体了原星星峡
在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现代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构造解析学和盆地分析的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下刚果-刚果扇盆地盐构造形成的地质背景、特征和形
麦伦·罗得里克在2008年进入英国TLC连锁药店担任普通店员,凭借着优秀的业绩连续攀升,并在2014年荣升为总监助理。TLC现任销售总监爱德华先生即将退休,公司决定让麦伦·罗得
男,汉族,1938年5月生,江苏六合人。1971年11月入党,1961年9月参加工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大学文化,副研究员。1957年至196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地质部工作。先后在地质部北京地
地质历史上的重大生物灭绝事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晚泥盆世Frasnian-Famennian期之交发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F-F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具有全球性、选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三江地区北段,地处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接合部位,是由几大陆块(冈-念陆块、南羌塘-左贡陆块、昌都-思茅陆块、德格-中旬陆块)及其间的结合带(班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