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弄清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提高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控制城市用地外延扩张速度、保护耕地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四川省18个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基本单元,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考虑到资料收集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定性地初步选取11个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共20多个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方法对初选因子中能够量化的8个因素方面的20个因子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初选因子进行筛选,得出结果: 城市用地投入强度、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供给潜力和城市产业结构层面的6个因子城市用地投入强度、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指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市区人口密度、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和工业化率被引进模型,其对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综合影响程度(解释程度)达到95.0%,其余14个因子全部被剔除出方程。 在筛选出的6个因子中,城市用地投入强度、工业化率、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指数和市区人口密度是正向因子,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和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负向因子。在其它影响因子不变的条件下,前4个正向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经济效益将对应分别增加0.499、0.233、0.218和0.181个单位。同理,负向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经济效益将分别依次降低0.267和0.227个单位。据此,6个因子对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城市用地投入强度、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工业化率、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指数、市区人口密度。 根据逐步回归模型和相关系数矩阵,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证实研究结果与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吻合,说明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城市用地投入强度、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工业化率、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指数和市区人口密度,其影响程度达到95.0%,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其他文献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其是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注入水泥浆,提高桩基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