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加剧,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培育出耐旱、稳产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绿豆(Vigna radiata L.)作为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遗传研究相对落后,在抗旱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很少。为了提高绿豆抗旱分子育种水平,加快绿豆抗旱品种改良进程,本研究利用2个抗旱性存在差异的栽培绿豆品种杂交获得RIL分离群体,并构建了质量可靠的绿豆遗传连锁图谱。在此基础上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加剧,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培育出耐旱、稳产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绿豆(Vigna radiata L.)作为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遗传研究相对落后,在抗旱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很少。为了提高绿豆抗旱分子育种水平,加快绿豆抗旱品种改良进程,本研究利用2个抗旱性存在差异的栽培绿豆品种杂交获得RIL分离群体,并构建了质量可靠的绿豆遗传连锁图谱。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图谱对两个试点水、旱两种条件下的抗旱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同时,利用PEG模拟旱胁迫进行差异表达基
其他文献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十字花科亚麻荞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种子含油量高,且富集健康有益型a-亚麻酸等ω-3脂肪酸,以及具有低耗、广适、多抗等优异农艺性状,被认为是一种新发掘的重要油料作物。亚麻荠种子油已日益广泛应用于食用油、医药及营养保健品、生物燃油和高值化工品的工业生产。因此,深入研究亚麻荠种子油脂与贮藏蛋白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以提供天然纤维,而且也是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在全世界棉花生产中,陆地棉种植最多,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其次为海岛棉,约占5%-8%。解析陆地棉结构基因组是棉花基因组研究的基础,能有效阐明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为研究棉花的结构变异及起源进化、比较基因组研究、重要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图位克隆、分子设计育种等奠定了基础。四倍体棉种的两个供体通常认为是非洲棉(A基因组)和
随着全球的人口增长,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是摆在农业科学家眼前的重要课题。种子大小是由粒长、粒宽、粒厚和谷粒充实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也是水稻产量决定因素中遗传率最高的。非洲野生稻(O.barthii)是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的野生祖先种,其籽粒较大,是改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O.sativa)的重要种质资源。发掘非洲野生稻控制粒重的基因能对提高非洲稻和亚洲栽培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
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类植物中富含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从大豆籽粒中共分离出12种组分,依据苯环配基的差异可归为三大类:大豆苷类异黄酮,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和黄豆苷类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预防癌症、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不同组分也具有各自特定的保健功效,如大豆苷类异黄酮可调节人体内雌雄激素水平,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可有效预防癌症,而黄豆苷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作物之一。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高度伸长、增厚的单细胞,是研究细胞伸长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模式系统之一。棉纤维细胞壁决定了工业纺织中的纤维品质参数。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是一类糖基化程度最高的细胞壁蛋白,由富含羟脯氨酸的核心蛋白结构和大量II型阿拉伯半乳聚糖(AG)糖链组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棉花AGP蛋白的AG糖链生物合成及其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农区和牧区的重要分界线,降水量少且年际变异大,降水是该地区作物产量变异的主要决定因子。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作物,也是农牧交错带的主要作物。作物生育期的总降水及降水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分配均对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解析农牧交错带作物产量形成和降水的关系,提高降水和马铃薯需水关键期的匹配度对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保障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适期播种和集雨补灌是农牧交错带作物缩差和
在人口和粮食刚性需求增加、作物产量提升缓慢甚至发生停滞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也是科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解析我国不同冬麦区内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及其限制程度,明确各区域小麦资源利用效率,对提升小麦产量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冬小麦主产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氯氟烃和氮氧化物等物质进入大气,引起平流层臭氧耗损。大气平流层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UV-B将增加2%。平流层臭氧的减少导致到达地面的UV-B辐射显著增加,并对地面植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植物并不是在单一因子影响下生长的,仅仅考虑单一因子对植物的作用很难正确评估全球变化而产生的种种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因此,目前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复合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随着科技、农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粮食安全、国家的宏观政策、干旱和洪涝监测等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大量快速精准的数据支持,而遥感的技术可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可以对农作物对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的响应进行快速、高效、无损的监测。目前,大部分关于夏玉米水分胁迫的研究都集中于作物生理和生产过程分别受单一的干旱和涝渍的影响,从干旱到涝渍,夏玉米对连续水分胁迫水平的动态生理生态响应特征以及不同尺度下
间套作系统,作为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的环境友好型作物系统,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改善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田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带给农业生产的风险(比如,干旱)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种植模式。本研究于2015,2016和2017年在风沙半干旱的阜新地区开展玉米/花生间作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三个不同玉米种植密度的4:4行比的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通过大田分层切片试验以及FS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