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穗数型品种川农16和寡分蘖品系H461作为供试材料,于2007-2008年分7个播期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穗数型品种川农16和大穗寡分蘖材料H461在7个播种期中的单株分蘖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者分蘖数均在不同播期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蘖数均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减少。其中,川农16分蘖数在大部分播期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但H461仅有播期Ⅶ与其余播期间差异显著。川农16的播期Ⅰ比播期Ⅶ分蘖数高出64%,H461的播期Ⅰ比播期Ⅶ分蘖数高出48%。虽然播期对川农16的分蘖性影响较大,但同播期中川农16分蘖数均高于H461,表现出其特异性。2.比较了川农16和H461在7个播期间分蘖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者的各播期从12月陆续开始分蘖,到次年4月初所有播期完全停止分蘖。各播期分蘖高峰期都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推后。川农16分蘖期较长,其中尤以分蘖前期和盛期较长,同时分蘖数上升速度较快,生长变化接近“S”型曲线;H461的分蘖前期和分蘖盛期均较短,生长变化规律不明显。同时,川农16和H461均可根据分蘖数变化在播期Ⅳ和播期Ⅴ之间划分成两个阶段,表明此时为影响分蘖的临界时期。3.对川农16和H461在7个不同播期中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在不同播期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川农16播期Ⅶ的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分别比播期Ⅰ降低18.4%、40.5%、13.6%、20.2%、22.3%。而H461播期Ⅶ在这些性状上分别比播期Ⅰ降低18.2%、44.9%、18.0%、88.1%、15.2%。川农16和H461的各农艺性状都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播期影响显著,但存在下降幅度和下降变化规律的差异。同时,H461的穗长、兴胧⑺肓J颓ЯV氐刃宰瓷显谕徊テ诰哂诖ㄅ?6,表现出其特性。4.对川农16和H461在7个不同播期中的品质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在不同播期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川农16和H461的品质性状基本均随不同播期的延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但两者间品质性状随播期变化规律存在差异,H461波动性更大。此外,H461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等品质性状在相同播期上均优于川农16,表现稳定。5.分别对川农16和H461在7个播期中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和H461的分蘖数在不同播期中均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但在较晚的播期中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紧密。而小穗数和穗粒数在大部分播期间相关显著。两者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受播期影响较大,不同播期间各性状间关系紧密程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