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在成年尸体颈项部逐层解剖观测,对颈神经后支的行径分支分布及相邻结构进行解剖观测,探讨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形态学基础,并据此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针刀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手术入路,以扩大特种针手术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适应症的范围,减少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对15具经10%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年的尸体进行解剖,左右共30侧,外观均无明显畸形。采用解剖器械对颈项区进行由浅入深的解剖,观测如下项目:①颈神经后支的行径,分支及伴行血管及走行分布特点。②颈神经后支的行径中易受卡压部位(骨纤维管,骨纤维孔,腱性纤维间隙)的大小、深度、角度及体表定位。③枕下三角的立体解剖定位。④C1~C2(注:C为颈神经的英文缩写代号,下同)横突之间椎动脉的体表定位。⑤胸膜顶的形态定位。⑥相关的骨性测量。对此观测的标本拍照、存档。⑦设计出合理的针刀手术入路。 结果: 1.C2后支内支(枕大神经)出肌点距后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30±5.53mm((?)±smm以下同此),C2后支内支出肌点距上项线距离数据平均为13.79±3.77mm,C3后支内支出肌点距后正中线平均为17.09±1.34mm,C3后支内支出肌点距上项线距离平均为85.06±3.53mm。 2.枕下三角的数据如下: 1)C2棘突的位置:距枕外隆突距离为60.83±4.08mm。深度为30.15±2.08mm。 2)头上斜肌与头后大直肌交点位置:交点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9.87±2.74mm,交点距上项线距离为32.71±6.30mm,深度为35.43±2.17mm。 3)C2棘突与头上斜肌和头后大直肌交点连线所构成的内边长为42.84±4.55mm,内边与后正中线夹角为44.67±2.64°。